黃敏銳
【摘 要】口語交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營造寬松的交際氛圍,規范交際語言,采用交際主體的互動等方式來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在課外活動中采用拓寬交往時空,豐富語言源泉,結合日常生活實踐活動等方法,達到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只有課內課外緊密結合,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口語交際;課堂教學;課外活動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呢?
一、口語交際的特點
1.思維的及時性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核。口語表達過程實際上是把思維的結果表述出來的過程,口語交際中思維的品質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口語交際的質量。
2.時間的突發性
口語交際的發生,不是事先預約好的,有很強的突發性。有的是雙方都毫無準備,如不期而遇。有的是一方沒有準備,如學生突然被老師叫去談話。
3.情境的特定性
交際性口語具有情境因素的特定性。其情境因素主要是交際對象、時間、空間和具體的場景。
二、課堂教學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教學中精心創設符合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才容易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情緒也會因此變得高漲起來,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就會調動出來,學習時的自我表現欲望才會增強。
1.示范引導,提高說話能力
創設說話情境,使學生有表達的欲望,這是說話訓練的第一個環。之后,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示范,加以引導,讓學生循序漸進,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在教學《天鵝的故事》這一課時,有這樣一個片段:它們昂著頭,挺著胸,在水里游動著,捕食著魚蝦,不時發出陣陣勝利的歡呼聲:“克嚕--克哩--克哩!”講到此處,我引導學生想一想,從天鵝的陣陣歡呼聲中,你仿佛聽到了什么?考慮時,可以從它們吃到食物后的高興、同伴之間的互相祝賀、對老天鵝的贊揚等方面進行。然后,教師進行示范:天鵝們互相擁抱著,高興地歡呼:“我們成功了!團結起來力量大,再大的困難我們都能克服。伙伴們,盡情享用美食吧!”在教師的啟發示范下,大家爭先恐后,躍躍欲試,在嘗試中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
2.辯論賽場,激發表現欲望
辯論,彼此用一定的理由來說明自己對事物或問題見解,揭露對方的缺陷,以使自己的觀點有立足之地。辯論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個亮點。它可以幫助學生靈活地運用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避免考慮問題的單一性,可以幫助學生擺脫思維的僵化,呆滯。如教學《放棄射門》時,我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用新課標的教育理念,營造課堂辯論的氣氛,辯論的觀點上“福勒放棄射門,到底應不應該?”正方和反方學生在辯論過程中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還可以使用自己查找到的資料。這樣,課堂顯得非常熱鬧,學生們的表現都非常精彩,言辭犀利,很有“辯論”的味道,整個教學從教師的包辦中走出來了。
3.聯系生活,再現情境
豐富的日常生活是學生永遠的話題,教師通過聯系實際生活,拓展時空,再現多彩生活,可以激發學生興趣,觸發他們的靈感,使他們有話可說,“不吐不快”。如“語文園地一”中《春天在哪里》,在學生充分地找春天、畫春天的基礎上,讓他們將看到的春天、聽到的春天說出來,畫出來,甚至把以書籍、報刊雜志、上網收集的資料與畫面展示出來,感受春天的美麗。
三、課外活動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課堂教學對學生語言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課堂并非是學生發展語言的惟一場所,社會生活環境,也會對兒童的語言發展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巨大的或細微的影響。因此,在切實提高學校教育效能的同時,還應努力拓展學生的交往時空,向課外延伸,課上課下相結合,課內課外相聯系,這樣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促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提高,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如學完了《四季》一課,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曾經觀察到的春、夏、秋、冬的美麗景色。學過《小松鼠找花生》一課,請學生課外收集資料,講述其它自然常識。這樣使學生不僅在學校與老師、同學之間進行口語交流,而且還把這種交流延伸到家庭、社會,拓寬了學生的交往時空。
另外,還可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旅行”,去觀察周圍的自然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激發學生口語交際興趣。帶領學生到果園、河岸、田野,告訴學生:我們的課本,就是我們周圍的世界,就是太陽、樹木、花朵、云彩、蝴蝶及各種顏色和聲音。每出去參觀一次,就把大自然的書讀上一頁,讓孩子心中那詩的琴弦響起來,激活他們用語言表達愿望,使口語交際能力在觀察體驗中得到發展與提高。
總而言之,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教師對學生未來發展的一項重要的“工程”,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我們當前進行課改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要在教學中,通過各種渠道,采取不同方式,遵循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全面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道德情感得到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