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阿維 張建偉



[基金項目]本文系西藏大學青年基金(項目號:ZDPJSK201301)和西藏自治區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項目號:2013ZJRW31)“西藏農牧區反貧困問題研究”階段性成果。城鄉收入分配與人力資本投資現狀
西藏2002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521元,到2011年達到4904元,年均增長13.9%;2002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34元,2011年達到16196元,比2002年增長127.5%,西藏的城鄉收入差距過大。2012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5%。2012年全區生產總值為701億元,2012年1-6月,全區實現生產總值287.21億元,比上年增長11.3%,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良好態勢。
只有稀缺的人力資源才是人力資本,人力資本就是依附于人的體力和智力所具有的一般人類勞動價值的總和。西藏人力資本投資主要指在校學生的培養,2012年西藏在校學生總數為525486人,占西藏總人口的17.34%;全國在校學生數25365647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8.93%;西藏在校學生占西藏總人口的比例低于全國水平。
西藏城鄉收入分配與人力資本投資文獻
Barro(2000)認為,由于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積累的報酬遞減效應,收入差距通過影響生產要素而影Ⅱ向潛在產出,進而影響經濟增長率和人均產出水平。Alesina和Rodrik(1994)認為更大的收入差距會使得更多的人支持增加稅收來促進再分配,這樣就會降低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因此,收入差距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Fishman和Simhon(2002)從信貸市場的不完善和投機機會出發,認為城鄉收入差距擴大會使更多的窮人面臨信貸約束,降低其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投資,進而收入差距的下降有助于促進經濟增長。
亞當·斯密認為:“最高的勞動工資不時出現在最富有的國家,而是在最興旺發達、致富最快的國家。”同時,他還指出:“大城市的勞動工資一般都比農村高,在繁榮發達的城市,擁有大量的生產資本的人,往往雇不到所需要的工人數,所以相互競爭,從而就提高了勞動工資,降低了資本利潤;在資本不足的偏遠地區,工人為謀生而相互競爭,于是勞動工資下降,而資本利潤增長。”即工資的高低取決于人力資本投資的高低。尼爾森和菲爾普斯通過研究證明,科學技術擴散的范圍和速度與人力資本存量有密切關系。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西藏少數民族地區人力資本存量越大,科學技術擴散的范圍和速度就越大。
楊偉鋒等(2010)基于協整等方面理論,利用Granger因果檢驗法,對1978—2008年的新疆城鄉收入差距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作出實證分析。得出結論:新疆城鄉收入差距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關系,并不存在雙向格蘭杰因果關系。
一般學者都認為,城鄉收入差距與經濟增長存在長期的、穩定的正相關關系,要促進經濟增長,就必須縮小城鄉收入差距。而筆者根據西藏的特殊區情,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促進人力資本合理配置,人力資本投資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西藏城鄉收入分配差距與人力資本投資之間的協整
數據說明及指標確定。由于經濟的時間序列多為非平穩性,因此,模型中將引入協整分析,通過回歸分析,考查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以西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之差為城鄉收入差距(CR)和人力資本(SN)衡量指標,人力資本為西藏在校學生數衡量,用人均地區生產總值(AGDP)表示經濟增長,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為了消除價格因素對于時間序列分析的影響,用消費價格指數(1989=100)對數據進行處理,并對處理后的各指標數據再進行自然對數變換,分別用LnAGDPt、LnRDt、LnSNt表示自然對數的實際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城鄉人均收入差距人力資本(對數據進行對數轉換,目的是消除序列的異方差,不會影響原有數據間的協整關系)。所有數據分析在EVIEWS5.0軟件中進行。
(數據來源:2012西藏統計年鑒、2012中國統計年鑒、2013統計公報)
平穩性檢驗。首先采用ADF對時間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檢驗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選擇最大之后階數為2,以確定序列中單位根的個數。
表中c、t、n分別表示含有常數項、差分階數和滯后階數三種檢驗類型,滯后階數最大值為1。根據檢驗結果可知,lnCR、lnSN、lnAGDP一階單整I(1),ADF檢驗統計量均小于5%顯著水平的臨界值,均是平穩過程。lnCR、lnSN、lnAGDP均是協整的,滿足協整檢驗前提。
協整檢驗。由于協整可被看做城鄉收入差距、人力資本、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之間這種均衡關系性質的統計表示,故而可以采用Johansen最大似然法協整檢驗。
在進行協整檢驗前,先確定無約束VAR模型合理的滯后階數,以保證結果的可信度。經由LRtest測試,VAR模型的最佳滯后期為1。通過模型選擇的聯合檢驗,確定最合適的協整檢驗模型為:數據序列有線性趨勢。Johansen協整檢驗的結果如圖1所示。
圖3誤差修正模型(3.3.3)式在eviews5.0中的擬合效果
lnCR受lnAGDP、InSN影響的短期波動誤差修正模型,實際值與理論值(擬合值)的擬合效果理想,反映了西藏城鄉收入差距最終與西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力資本正相關的短期波動規律。
格蘭杰因果檢驗。Grange因果檢驗是基于這樣的思想:如果x是Y變化的原因,那么x的變化應該發生在Y變化之前,即現在的Y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被過去的x解釋,加入x的滯后值是否使解釋程度提高。如果x在Y的預測中有幫助,或者x與Y的相關系數在統計上顯著時,就可以說Y是由x的Grange引起的。所得結論:當滯后階數為1時,西藏城鄉收入差距、西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力資本變量間的Grange因果檢驗結果顯示:西藏城鄉收入差距與人力資本投資、西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與人力資本投資存在格蘭杰單向因果關系。而西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力資本投資與城鄉收入差距不存在因果關系。當滯后階數為2時,西藏城鄉收入差距、西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力資本變量間不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
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合理開發人力資本
增加人力資本投資,促進經濟增長
縮小西藏城鄉收入差距,增加就業數量。轉變城鄉居民的就業、擇業觀念,拓寬就業渠道。目前來說西藏高校畢業生就業處于紅利期,而農村務工人員就業處于成長期,必須實現按生產要素和按勞動力就業的均衡發展。增加就業有利于增強農牧區勞動者往城鎮遷移數量,就會緩解城鎮化過程中勞動力缺乏的困境。同時,增加低收入者的個人收入,有利于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實現西藏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實現人力資本積累。提高西藏的城市化發展水平,不斷擴大社會物質財富,壯大非公有制經濟、私營、個體經濟,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使城鄉居民收入多元化。從而拉動西藏人力資本投資,增加西藏人力資本積累。
縮小西藏城鄉收入差距,加大人力資本投資
提高西藏民眾整體受教育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使民族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突出民族特色;借助國家對于少數民族地區受教育的優惠政策;以地區民族文化的發展帶動民族文化產業的壯大,提高西藏整體民眾素質。
加大人力資本轉移和開發。西藏城鎮人力資本積累小,是西藏工資相對經濟發展水平來說較高的原因。提高全民的受教育水平,人力資本積累可以提高自身的生產效率、提高物質資本的生產效率、提高科學技術擴散的范圍和速度。加大人才的引進和勞動力人口的流動,是縮小西藏城鄉收入差距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