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嵐
摘 要:現代的中學生由于社會的競爭壓力較大,還有家庭等因素的存在,最關鍵的是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成長期,他們有好動、情感、生理、興趣、愛好等一系列因素都發展比較迅速、比較旺盛等。他們的心理和行為也會出現一些相應的反應,也會出現一些不健康的現象。所以作為教師,特別是心理教師要擔好管理的責任,充當好最佳的管理角色,熱心地去了解學生心理、生理發展的特點,幫助學生形成優良的品質和健全的人格。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健康
一、深入觀察學生心理
由于青年學生過分地展現自我,總認為自己很了不起,為我獨尊,對老師的批評不接受,任性極強,偶爾會形成偏激和固執的思想。所以,要多觀察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平日里的言談舉止、接人待物、精神面貌等等,對他們的這些情況要及時地記錄在本子上形成備案,深入研究,以便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然后采取適當的措施幫助學生調整好心理。
二、和學生交朋友
現在的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忙于工作和事業,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自然產生了孤僻的性格,心理自然也會產生障礙,還有焦慮和抑郁的現狀。由此,我們就要給學生以關愛,給他們溫暖,和他們交朋友,和學生促膝談心,去了解學生的心理或思想問題。為他們排憂解難,以知己的行為去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和學生交流就會減少他們的心理愁苦。用無限的愛心感化學生,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老師只有把愛的情感投射到學生的心田,師生間才能產生心心相印的體驗,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學生陽光地成長。
三、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由于學生正處在高考升學的人生黃金時期。激烈的升學競爭,家長們都望子成龍,這種迫切的愿望使學生心理負擔日益加重。頻繁的測驗、考試使學生經常處于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超負荷的學習強度使學生精神緊張,心情壓抑。當他們面對自己不滿意的答卷時,總是抱怨自己,從而失去了對學習的信心。針對這種情況,就要用遠大的理想來激勵學生。并要及時地告誡學生,有了遠大的理想是好事,但理想和現實有很遙遠的路途,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和汗水。經過恰當的教育和激勵,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強了,克服了學習中的困難,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成績也將隨之提高。
總之,我們面對的青少年的成長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要更多更好的深入研究,努力探討總結出解決中學生心理障礙的好方法、好策略,使他們能夠得到健康地成長,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郭招聰.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淺談[J].吉林教育,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