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燕花
摘 要:寫小練筆不僅能觸動學生習作的靈感,還能幫助學生積累作文素材。在語文課堂中,或讓學生有感而發,或讓學生暢所欲言,又或是運用語言表達方式激發學生的想象,點亮他們心中的感動……從課堂練筆著手,根據教材的特點,精心選擇練筆切入點,進行形式多樣的習作訓練。
關鍵詞:運用語言;經典仿寫;隨機補白;真情表達;隨機日記;日積月累
什么是語文?語文就是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要想學生自如地運用所學的語言文字,課堂小練筆不失為一種好的手段。寫小練筆不僅能幫助學生積累作文素材,還能引導學生思考、感悟生活。在語文課堂中,或讓學生有感而發,或讓學生暢所欲言……我決定從課堂練筆著手,根據教材的特點,精心選擇練筆切入點,進行形式多樣的習作訓練。
金點子一:經典之處仿寫——取他人之長,寫自己的文章
有一位教育家說:“模仿對于兒童,正如獨立創造對于成人那樣同等重要。”兒童都有著天然的模仿能力,仿寫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過程中起橋梁作用的一種有效訓練形式。
不過,仿寫也要有所選擇。在三年級上冊教材中有一個單元是圍繞“顏色”的課文,其中第一篇課文《愛什么顏色》是一首活潑的小詩,詩中充滿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生活的熱愛,作者的筆法值得學習。在讓學生認真觀察了每個小節的特點之后,我便引導學生:“同學們,小作者喜歡碧綠色、火紅色、藍色,那你們喜歡什么顏色呢?為什么呀?”這下,學生興趣來了,于是模仿著寫道:我喜歡金黃的顏色/因為——/一塊塊的麥子是金黃的/閃閃的五角星是金黃的/有一天,我也要走上那高高的領獎臺/那獎杯也將是金黃金黃的。
多么流暢的句子,多么真摯的理想。通過這樣一次的讀寫結合,讓學生明白了在簡短的詩歌中同樣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激起學生寫小詩的欲望。
金點子二:隨機鉆“空子”——點亮童心,隨文飛揚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原文中的一些點睛之處為學生打開了通往作者心靈的大門。學生通過填補這些“空白”,不但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圓圓的沙粒》時,當學到沙粒鉆進貝殼逐漸被同伴們遺忘了,我引導學生想象: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沙粒是孤獨的,它甚至想出來和同伴們聊聊天、敘敘舊,但一想到變珍珠,就馬上安靜下來,繼續忍受著孤獨的長夜……學生耐心地聽著,露出同情的表情,但又為沙粒感到自豪,看著他們就像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我繼續動情地說:“同學們,你們想過嗎?在這漫長的歲月里,它都遭遇了什么嗎?”功到自然成,經過我的引導,學生終于脫口而出,有的說,它想象著自己要變成珍珠,偷偷地笑了;有的說,它再也聽不到鳥兒美妙的歌聲了,再也不能和小魚見面了;也有的說,它差點還被大鯊魚吃掉,太可怕了!趁著熱乎勁,我趕緊讓他們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沙沙的寫字聲仿佛一曲沙粒的贊歌。
金點子三:以生為本,真實再現——抓特點,表真情
學生上了三年級,開始學習寫人的文章,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在寫人物外貌時往往疏于對人物的觀察,寫出來的人基本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只是將自己積累的好詞句湊在一起便可。因此,在學完“親情”這一單元后,為了讓學生真誠地表達,我決定讓他們寫寫自己的親人:“同學們,怎樣才能把自己的親人寫得真實又生動呢?那就要抓住他們的特點,有的人經常戴一頂帽子,有的人眼睛特別大,有的人留著長發等,只要抓住特點,你寫出來的文章不需要指名道姓,一讀就知道是誰了。”學生一下子好奇起來,開始從大腦中搜尋親人的特點,其中一個學生寫道:“我的爸爸是全臉胡,鼻梁上經常架著一副眼鏡,看起來很有學問的樣子,可是,南瓜頭底下的脖子也太短了,就像沒有一樣。”
雖然沒有那么多精彩絕倫的描寫,但這是一個三年級學生對于自己親人的一個最真實的寫照,我感到欣慰,只要他們現在懂得表達一種真實,那我們的目的不就已經達到了嗎?
金點子四:抓好續寫——寫有情趣的后續故事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多課文不僅情節生動,而且故事性很強,學到結尾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受,給讀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教學《意大利的愛國少年》一文后,我試著給學生假設情境,假如這位少年回到了家鄉,他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學生紛紛展開想象,情不自禁地議論了起來,有的說,船上的其他意大利人驚呆了,沒想到小小年紀有這樣的氣魄,同時心生敬佩之意;有的說,少年回到家鄉看到了家鄉的變化,他成了著名的領導人……學生興趣濃厚,一個個都開動腦筋編自己喜歡的故事情節。這些文字雖顯稚嫩,卻是學生對語言感悟與理解后的童心釋放,是來自學生內心的聲音。
另外,語文貴在積累,我也提倡以記憶促寫作。教材在每組課文之后都有安排“日積月累”,為了最大限度地運用它們,在每次熟讀成誦之后,我就引導學生進行“寫段”的訓練:(1)串聯詞語式,即從“日積月累”“詞語盤點”中任選幾個寫成一段意思連貫的話。(2)拓展主題式,即以“日積月累”中的某個成語、對聯、歇后語或是名言警句、古詩名句為中心詞或中心句,聯系生活實際寫一段話。(3)引用添加式,即寫一段話,恰當地引用“日積月累”中的成語、對聯、歇后語、名言警句、古詩名句等,使語段更具文采。
總之,在以生為本的課堂中,我們每位教師要學會“用教材教”。因此,在課堂練筆的實踐活動中,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地去引導學生找準練筆的切入點,讓我們的語文課變得更加靈動和亮麗,讓學生的筆下綻放出最絢爛的習作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