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娟
摘 要:近幾年,部分民辦學院為打破發展瓶頸,選擇兩地辦學,在此過程中辦學特色既要傳承和發揚,又需要重新定位。通過對南京林業大學南方學院辦學特色的初步分析探討,來闡明民辦學院以特色求發展之路。
關鍵詞:兩地辦學;民辦學院;辦學特色
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中發[199312]號文)就曾指出“高等教育的發展,要堅持走內涵發展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辦學效益。要區別不同地區、科類和學校,確定發展目標和重點。制訂高等學校分類標準和相應的政策措施,使各種類型的學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層次上辦出特色。”但是對于民辦高校而言,由于多種不利因素的制約,能夠有鮮明特色的民辦高校不是很多。特色是一所高校之所以能辦得持久的根本所在,也是能夠服務社會、區別于其他高校的關鍵所在。當前,各所高校負責人都很注重辦學特色建設,尤其是民辦學院。
一、南京林業大學南方學院辦學特色的概述
南京林業大學南方學院是1999年經江蘇省教育廳批準,按照新機制、新模式舉辦本科層次的公有民辦二級學院。2010年在江蘇省教育廳提議下,南京林業大學和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創建南方學院淮安校區。學院創辦之初,就繼承了母體高校的優良辦學傳統,意在弘揚“樹木樹人”精神。
學院目前實行的2+2辦學模式,即一、二學年在淮安校區學習,三、四學年在南京校區學習。為了進一步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南方學院生源的實際情況,學院致力于培養基礎較為扎實、適應面寬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1.品牌專業建設
南方學院選擇母體高校的部分特色專業與當前社會急需的人才專業進行開設。目前學院設有13個系,43個專業(方向),其中園林、景觀建筑設計、工業設計(家具設計)、林學、木材科學與工程、輕化工程(紙漿造紙裝備與控制)等大部分專業都與其他民辦高校有區別。在學院招生過程中,這些專業也是考生關注很高的熱點專業。在新機制下運行的民辦高校得以生存,必須依靠穩定的生源,不僅是要設置好專業,更要對學生進行優良的專業培養,提高學院自身教學質量。南方學院堅持自身的辦學特色,充分利用畢業生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學院品牌效果已經越來越顯著,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贏得很高的聲譽。
以園林專業為例,在培養上重視科學思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該專業學生在校學習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和人文科學等多學科于一體的交叉知識,畢業能勝任在園林相關行業或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管理、園林植物栽培等領域工作。由于專業的特色建設,從而有著優于其他學校的獨特風貌,在當前緊張的就業市場,畢業生供不應求。
2.課程體系特色
學院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由三大教學體系構成: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素質拓展與創新教學體系。各專業總學分控制在170~180分,其中課內總學時各專業一般不超130分,理工科實踐類學分不少于專業總學分的30%,這體現了“重實踐能力”的特色。在具體課程設置上,加強了實驗、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特別是加強了專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同時,為了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擴大選擇空間,各專業在選修課程模塊上都給予學生很大的選擇空間。
課程體系建設力求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能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各個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其中一個特色就是素質拓展與創新體系的學分要求。其中包括:科研訓練、學科競賽、課外科技活動、學術報告講座、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校園文化活動、社團活動等。
3.教學運行特色
2+2的辦學模式是學院最大的特色,雖然兩地辦學給獨立的教學運行帶來很大困難,但是打破了學院發展空間的困局,同時還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兩個校區,學院教師都是以母體高校教師、自聘教師教學為主,外聘教師只作為必要的補充?;窗残^和南京校區相距185公里,各自教學管理者已經努力探索出一套適合自身特色教學運行的管理方法,并且目前運行良好。為了保證教學質量,針對這一特點,教學基本建設在不斷加強,教學改革也在不斷的推進之中。
二、特色建設存在的制約因素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會受到內因和外因推動,同時也會受到各種內外因素的制約。南方學院盡管受到了淮安市政府和南京林業大學的大力支持,但是在堅持特色辦學的道路上依舊是困難重重。
1.教學資源存在短缺
隨著生源的不斷增加,教學場地和宿舍及其他配套措施只能保障正常的基本教學、生活需求。而專業性較強的實驗室、實訓基地多數仍在規劃之中,尤其是前兩個年級搬遷至淮安后,一些實習實訓基地需要重新建設。由于在地理位置上脫離母體高校,一些本來可以共享的教學資源不能共享,此外公共服務體系也在發展過程中。這些硬件因素給學院將學生培養基礎較為扎實、適應面寬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的目標帶來了不利影響。
2.教育、教學質量有待提高
一方面,民辦學院為了節約成本,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往往工作量較大。這使得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無法細化,輔導員忙于具體事務,在學生思想教育上反而懈怠,整體的學習風氣受到影響。另一方面,民辦學院自聘的教師多以年輕教師為主,在業務能力上還有些欠缺;外聘教師在校時間短又難以管理,無法和學生作更多的溝通交流,民辦學院又缺乏完善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南方學院努力增加母體高校教師比例來解決這一困難。
3.生源質量不斷下降
公辦高校和職業技術學院的發展,都使得生源越來越緊張。由于公辦高校本身就比民辦學院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其不斷的擴招必然使得民辦學院生源質量下降。職業技術學院近年也得到政府很大的鼓勵和財政支持,其畢業生就業市場寬廣且學費低廉,學習周期短,也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優質生源。事實上,民辦本科院校招收的學生,多為家庭經濟條件較好、學習習慣較差的學生,并且學習態度較差、對自己要求不嚴格的學生比重偏大。生源因素對堅持辦學特色必產生影響。
三、辦學特色發展趨勢
民辦學院脫離母體高校獨立運行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在辦學特色上既要傳承又要創新。南方學院入駐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方學院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必然成為另一辦學特色。一方面,地方需求大量的人才,需要人才帶動經濟發展;另一方面,高校畢業生需要更好的就業。兩者的需求必然也使得辦學特色向服務地方經濟的方向傾斜。
21世紀,學院只有形成獨特的專業(方向)特色,充分發揮民辦學院的靈活性,優化課程教學體系,合理配置師資,進一步明確辦學特色,才能夠在民辦本科院校迅速發展的今天有一片自己的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