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峰
摘 要:依據教學實際條件,探索運用模擬公司制項目教學實現學生關鍵職業能力培養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欠發達地區;模擬公司制;關鍵能力
一、前言
立足教學實際培養學生基本職業素養,為校內外實習實訓和企業定崗實習奠定基礎,并實現就業零距離,一直是職業教育的重點。以下結合青海建筑職業技術學院信息技術系通信技術專業的《網絡數據庫技術》課程教學為例進行闡述。我系通信技術專業立足青海通信行業,根據企業實際需求而開設的,經過5年的發展,存在以下問題:(1)由于通信技術日新月異,學院原有的實訓條件已不能滿足專業對實習的實訓條件;(2)全系500名學生中少數民族學生占10%,由于在語言溝通和基礎方面學生的差異很大,為了使學生能力整體提高,傳統的教學模式效果不理想,部分民族生在將來的工作中缺少專業技能;(3)通信技術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實訓條件有限的情況下,無法完成對學生基本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因而需要一種方式來改善以上情況,模擬公司教學模式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慢慢形成的,也改善了這種狀況。
二、具體做法
(一)運用學習領域理論重新建構教學內容
模擬公司制項目教學以學習領域的課程理論重新建構課程內容,模擬公司作為教學組織形式,以項目教學法作為主要教學方法。如《網絡編程技術》課程,按照模擬公司制項目教學模式,將崗位能力所要求的能力目標融入一個大項目中,在實施中將項目分解成若干小項目。
通過搭建系統工作平臺、制作網絡通信系統(入門項目)、制作網絡留言板系統、建設個人網站四個教學情境,每個情境分若干任務,學生通過逐步完成任務,達到能力訓練要求,過程中重視過程性考核,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成立模擬公司,提升團隊合作意識
將實施的班級學生通過學生自薦、競選等方式產生各個公司的經理。經理再自行招聘員工。每個公司隸屬班級,組成一個集團公司。每個公司之間是平等的,成員是由公司經理招聘產生的。招聘員工按照集團公司的要求進行。成立公司的目標是通過模擬公司的形式,將每次任務下發到公司,公司再下發給每個成員。任務的考核是整體考核機制,即以公司內完成任務最后一名員工的時間為準。這要求公司內部在任務執行過程中互相幫助,在任務的分析、方案提出、具體解決等方面,需要每個人都參與,且在完成過程中,必須互相切磋,否則一定會影響整個公司的效率。
每個公司的經理在授課前進行培訓。培訓內容有:課程認識、任務分解思路、溝通技巧,內部討論方法、協同平臺使用方法等。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需要進行即時培訓,使他們勝任崗位。
(三)運用技術手段實現過程性考核,提高效率
《網絡編程技術》主要在機房完成,可以充分利用機房資源及網絡技術實現真正的過程性考核。
中職院校的學生強調動手以及通過掌握的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動態過程,如何充分利用課程特性(《網絡編程技術》是C類課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高效地完成任務。為此我們通過如下實踐:
1.建立學生作品墻,提高檢查效率
利用網絡技術,將每位學生學習、實訓的計算機設置成一臺服務器,只要將個人作品發布到個人主頁上(每位學生在自己的計算機上設置一個個人作品頁面,即為其個人主頁),每臺服務器都有一個內部IP地址,通過技術手段把學生的主頁發布到作品墻上,作品墻上有學生的頭像,點擊頭像即可進入對應學生的個人主頁。學生之間通過作品墻實現互相學習、互相了解。
學生作品墻利用網絡技術實現訪問統計分析,從而及時了解完成情況,這點是自動完成的,節省了教師或者每個公司經理的時間,提高了效率。
2.開發教學協同平臺,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率
中職學生的出勤率一直是一個難題。以前任務下達是通過機房管理軟件,基本能完成任務下達要求。但前提是學生計算機是開啟的,這對缺勤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無法了解缺課時候教師的任務,也就無法持續性的完成任務。這種軟件無法實現任務下達的過程性。為此開發了協同平臺,學生可以隨時讀取任務,教師通過學生讀取任務情況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考勤情況。學生完成任務后,需回復,這為實現過程性考核提供了具體的途徑。學生完成任務有開始,也有一個結束,通過作品墻實時了解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并將結果反饋到協同平臺上,形成了一個反復循環,使任務結果最佳。另外,對學生檢查結果的反饋,每個公司員工均能看得見,實現了共享,提高了教師輔導的效率和學生學習的效率。
模擬公司制項目教學模式經過5年的探索實施,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和學院學術委員會的認可。在對實施了本模式的2010級39名學生進行調研,學生給予了如下反饋:結果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變化很大。97.44%的學生接受這種授課模式;35.9%的學生全部完成了任務,56.41%的學生完成了75%的全部任務;89.74%的學生保證了全勤;38.46%的學生每節課都有新收獲;94.87%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提高;79.49%的學生希望繼續使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
三、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實踐中,基于工作過程和模擬公司業務流程的任務設計,由于課程項目銜接、教師業務能力等方面存在問題:
1.課程項目銜接
模擬公司制項目教學以工作過程為主線,因此對課程對應崗位的工作流程的了解非常關鍵,并且設計基于工作過程的“工作任務”是中心問題。我系現有的通信技術專業是“3+2”層次的,開設的課程有限,且課程之間的任務設置沒有關聯,無法銜接,無法形成體系。
2.教師業務能力
這種模式教學要求教師具備“雙師”素質,也就意味著教師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企業經驗。我們教學團隊成員缺乏企業經驗,這是開展實踐教學的阻力。目前學院對教師的培養方式,教師很難在短期內具備這種能力。
從2010年開始,我們團隊從分組教學到模擬公司制項目教學模式慢慢探索,認為這種教學模式適合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符合通信技術專業培養方案要求,達到了培養學生關鍵職業能力的目標。我們將繼續努力使這種教學的模式更加具有操作性和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