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彬
本文主要從歐美主要發達國家從工業經濟到服務經濟的發展過程出發,分析江蘇建立服務經濟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可以借鑒的國際經驗。從國際經驗來看,江蘇省構建以服務經濟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必然要確定服務經濟的主體地位
世界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路徑表明,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工業化已經不能驅動經濟的再次高速增長,只有靠經濟服務化才能驅動經濟的“二次增長”。例如,美國經濟在50年代和60年代工業化時期,經濟增長的速度接近4.5%,但是到70年代后期時經濟增長降低到了3%左右。這是由于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比較優勢逐步變為比較劣勢,勞動力和資源價格的大幅上漲侵蝕了工業企業利潤,所以美國經濟必須通過經濟轉型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為此,美國經濟開始逐步向服務經濟轉型,整個70年代美國服務業整體增速仍能維持在3%以上。可以說,轉型期的美國經濟第三產業增長空間廣闊。
從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服務經濟的發展史來看,基本上都是在經歷了工業化階段后,利用服務經濟拉動經濟的增長。而這些從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成功的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在于:首先,這些國家在向服務經濟轉型的前期都具有較發達的工業基礎;其次,隨著工業化的不斷推進,勞動力和資源成本的不斷提升,這些國家面臨著資源和環境壓力,而低端制造業不斷向具有比較優勢的國家或地區轉移,經濟被迫向服務經濟轉型;最后,轉型后形成了以服務經濟為主體的現代產業結構,生產性服務業獲得了加快的發展,制造業與服務業高度融合,形成服務經濟和工業經濟雙引擎拉動經濟發展的態勢。
所以,從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歷程來看,服務業的比重隨著人均GDP的提高而逐步提升,也就說隨著經濟發展,服務經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明顯。因此,江蘇省應該在經濟發展到現階段后,逐步確定服務經濟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服務經濟和工業經濟雙引擎拉動經濟發展的態勢。
(二)立足制造業優勢多元化發展服務經濟
從世界發達國家服務經濟發展的經驗來看,所有國家服務經濟的發展都是在立足制造業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多元化發展服務經濟。從理論上來看,制造業的雄厚基礎為服務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初期市場,尤其是對生產性服務業而言,強大的制造業是生產性服務業衍生與發展的基礎。立足于制造業優勢發展的服務業可以產生規模效益,高度發達且門類齊全的制造業可以對服務業形成多樣化的需求,有助于服務業多元化快速發展。
從世界上發達國家的發達城市的服務經濟發展來看,這些發達城市的服務經濟無疑都是依托于原有的制造業基礎而得到快速發展的。例如,芝加哥政府1989年提出“以服務業為中心的多元化經濟”戰略,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芝加哥的服務型經濟的重要性急速上升,客運航空、鐵路、空運構成的物流中心、商務服務就業量、高科技產業從業人數、會展客流量、數據傳輸量等服務業指標均占全美第一,相應的制造業生產總值也占全美第一。
從江蘇省制造業基礎來看,江蘇省的制造業在全國都具有較大的優勢。江蘇省擁有基礎雄厚的電子、機械、化工等大型制造業,2011年江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超過2萬億元,占全國的11%以上,總量及占比重均列全國第一。2011年江蘇省工業總產值92056.48億元,高于廣東的85824.64億元和山東的83851.40億元,占全國比重比2009年比上升0.2個百分點。
所以,從世界發達國家和發達城市服務經濟的發展規律來看,江蘇省應該充分發揮制造業優勢,以制造業優勢為基礎構建以服務經濟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
(三)立足區位優勢特色化發展服務經濟
從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服務經濟發展來看,絕大部分城市都是依托其區域優勢發展了服務經濟,并且取得了可持續性發展。以芝加哥為例,芝加哥地處北美大陸中部的核心地理位置,芝加哥與中西部各州之間相互依存度高,中西部許多小型工業城市仍然是機械、機床、汽車配件、重型卡車的生產制造基地,這些資本貨物的總產出在美國全國占有重要地位。制造業產品貿易極度繁榮,促使高度專業化的生產部門必須實行跨越各州的密切協作,這推動了陸地交通運輸的興盛,從而使芝加哥作為中西部貨物運輸、配給的樞紐地位,貿易運輸以及相關的專業服務業、會展業成為轉型后芝加哥的主導產業。
從江蘇省的區位優勢來看,江蘇省位于中國大陸東部沿海長江三角洲地區,毗鄰上海,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活力最強、開放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江蘇省境內有近千公里的海岸線,長江和運河穿越而過。依托比鄰上海以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地理優勢,目前已形成了蘇南、蘇中、蘇北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區位優勢非常明顯。這些區位優勢為江蘇省發展服務經濟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江蘇省應該利用自身獨特的區位優勢發展特色服務經濟。
(四)立足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高端服務經濟
作為服務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產性服務業是服務經濟中的高端產業。從世界發達國家服務經濟的發展歷程來看,服務經濟的崛起都是依托制造業高端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大阪為例,大阪是日本眾多制造業企業集聚之地,是阪神工業帶的核心,大阪將制造業中的研發設計環節通過延伸,獨立外化發展研發創意產業,再通過技術和創新入手對傳統制造業進行滲透,鞏固提升制造業的同時,服務業也得到較好的發展。
從江蘇省制造業產業聚集來看,江蘇各地區結合本地資源稟賦,實施差異發展戰略,已經形成了眾多先進的產業集群。例如,南京的風電光伏裝備產業、電力自動化與智能電網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等已組合成4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蘇州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已經占全省50%以上,占全國的十分之一,蘇州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硅谷”。江蘇省各地區制造業產業聚集的特點為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提供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市場環境,各級政府應該大力提倡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提升制造業整體競爭力,在更高層面上發展服務經濟。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