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煉
摘 要 現代銀行始于1694年英格蘭銀行的成立。我國明朝末年出現了類似銀行的錢莊和票號。商業銀行是以能夠賺到更多的錢為目的的,我國的商業銀行相對起步比較晚,但是他的作用和效果非常的明顯,而且發展的速度非常的快。同樣也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要保證能獲取到利益,就必須在業務中保證自身的安全,回避風險等。我國商業銀行在銀行間與金融業間激烈的競爭環境,要想生存就一定要在安全的情況下進一步的創新。
關鍵詞 商業銀行 發展 管理
一、商業銀行的概述
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是百姓、企業、政府、機構等最常用的銀行。銀行有多種,如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政策性銀行、儲蓄所、信用社等等。不同銀行的目的、作用、功能、操作、經營范圍、經營科目、服務對象、對風險的容忍度等等有很大區別,甚至完全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范圍包括吸收公眾、企業及機構的存款、發放貸款、票據貼現及中間業務等。它是儲蓄機構而不是投資機構。 最初使用“商業銀行”這個概念,是因為這類銀行在發展初期,只承做“商業”短期放貸業務。放款期限一般不超過一年,放款對象一般為商人和進出口貿易商。人們將這種主要吸收短期存款,發放短期商業貸款為基本業務的銀行,稱為商業銀行。
二、商業銀行的基本特征
首先,商業銀行與一般工商企業一樣,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它也具有從事業務經營所需要的自有資本,依法經營,照章納稅,自負盈虧,它與其他企業一樣,以利潤為目標。 其次,商業銀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業的特殊企業。其特殊性具體表現于經營對象的差異。工商企業經營的是具有一定使用價值的商品,從事商品生產和流通;而商業銀行是以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為經營對象,經營的是特殊商品…一貨幣和貨幣資本。經營內容包括貨幣收付、借貸以及各種與貨幣運動有關的或者與之相聯系的金融服務。最后,商業銀行與專業銀行相比又有所不同。商業銀行的業務更綜合,功能更全面,經營一切金融“零售”業務(門市服務)和“批發業務”(大額信貸業務),為客戶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務。而專業銀行只集中經營指定范圍內的業務和提供專門服務。隨著西方各國金融管制的放松,專業銀行的業務經營范圍也在不斷擴大,但與商業銀行相比,仍差距甚遠;商業銀行在業務經營上具有優勢。
三、商業銀行的發展現狀
首先我國的商業銀行發展還不成熟,和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四大國有的商業銀行快速的起步穩定的發展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同時以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等為輔的商業銀行也迅速的發展起來,并在中國大陸有不錯的信譽度,一些地方上的商業銀行也同時存在,如湖北銀行,新疆銀行等等,但是這些小的商業銀行知名度還不高,發展的業務區域也很有限,中國大陸的商業銀行呈現出多元化,多層次的發展模式,但是還是以國有的商業銀行為主體,其他的銀行為輔的局面。2001年我國的四大銀行取得了一定成績上的突破,中國商業銀行獲利突破一百億大關,經營的成果明顯的得到了提高,其中建設銀行的突破最大,利益突破50億,據四大銀行之首,農業銀行也擺脫了往年虧損的情況,其他的也均有相對的進步。根據市場的變化和需求,中國商業銀行也在業務上有了很多的改變。但是也同時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在中國的金融機構中,城市商業銀行是一個頗為獨特的群體。之所以稱其“獨特”,主要是基于以下幾點原因:其一,從資產和負債業務的規模上看,城市商業銀行遠遜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群體,不僅如此,雖然機構數量占存款類金融機構(不包括城鄉信用社)1/3左右,資產總額甚至不及11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其二,從運營機制上看,城市商業銀行雖較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靈活,卻不及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境內的外資銀行;其三,從總體上看,經營效益不佳,較全國銀行機構平均的資產利潤率低、不良資產率高。 我國國有銀行的資本金,主要來源于財政部門撥付的信貸基金、專項基金和利潤返還。體制改革前,由于受傳統吃“大鍋飯”的影響,財政撥付捉襟見肘,以前的銀行多強調服務,少經營意識,利潤所剩無幾,返還可想而知,足見自有資金貧乏。?信貸資產質量偏低表現在不良貸款超比例的高攀直升,既有體制變動的歷史遺留問題、政策失誤的因素,又有企業經營的管理不善,銀行對項目的評估不足,預測不周,信貸管理失當等問題。經濟案件不斷增加,嚴重影響經濟效益。由于經營不善,管理不嚴,內控制度不力,防范措施欠妥,用人失當,執法意識不強,形成經濟案件的時而出現。
四、管理創新
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是其資金運用的業務,是商業銀行收入的重要來源。主要集中體現在貸款業務和投資業務的創新上,如住宅權益貸款、金融期貨和期權等。貸款業務的創新提高了銀行的盈利能力,投資業務的創新提高了銀行規避風險的能力。以中間業務產品創新為代表的金融業務創新改變了現代商業銀行的業務結構,使中間業務成為與傳統資產、負債業務并重的第三大支柱業務,中間業務的創新與發展,已成為國際銀行業的發展戰略,確立中間業務創新發展戰略,是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一是增加對企業的貸款額度,創新貸款方式,針對企業發展現狀,推出新的貸款方式,以更好地支持企業發展;二是大力發展消費信貸業務,商業銀行應廣泛開展市場調查,開發符合消費者需求的信貸品種,根據貸款消費者個人的具體情況安排貸款和償還方式,而不能將某一類型的貸款拘泥于一種方式;三是積極創新銀團貸款、并購貸款和保理貸款等新型貸款形式,以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發展的需要,并加強對貸款對象的信用分析和要求充足的貸款抵押擔保來加強風險的控制。
參考文獻:
[1] 牛志剛.國有商業銀行經營風險及控制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2(3).
[2] 李方舟.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理論的發展與我國商業銀行的現實選擇[J].金融世界 1995 .
[3] 鄔敏.基于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杜邦財務體系研究[J].浙江工業大學,2009.
[4] 陳道斌.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最優化管理方法研究[J].金融論壇,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