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東輝
摘 要:在教育事業成長中,教師要對自己的備課行為和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進行反思。關鍵詞:反思;教師;階梯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有個別的學生走神、溜號,時時提醒學生注意聽講,雖然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但有時也會影響到其他的學生,而且總是這樣做,沒有新意,就會過于枯燥乏味。及時反思,找出更有效的方法,適時改正,才會同時讓教師得到進步,讓學生得到收益。所以我認為,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那么,該如何進行自我反思,才能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呢?下面陳述一下我的一己之見,與同行們商榷。一、對自己的備課行為進行反思備課,字面意思,就是為講課做準備,深層次的說法,就是要鉆研教材、研究教法、了解學情。1.上課之前,做學前反思。想一想,這節課的知識點是什么?重點、難點有哪些?重點如何讓學生掌握?難點采取什么辦法突破?采取什么教法最為適合?學生的知識底蘊怎樣?怎樣做才能最適合學生目前的知識層面?2.課中也要進行快速反思。這節課中,學生都在做什么?教師在做什么?哪些情況處理的不夠好?該采取怎樣的策略?3.講完一節課后,進行課后反思。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所做的一切準備有沒有到位,是否做到了對每一位學生的學情都了如指掌?經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目前的學習達到了什么樣的水平?對教材的重點、難點學生是否掌握和突破了?對于本節課的教法是否準備到位了?學生是否易于接受?二、對于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進行反思這節課,學生是否感興趣?本節課的教學有哪些亮點?這個亮點,既包括教師教學時的亮點,也包含學生參與教學時所閃現出的智慧的火花。對于學生,尤其是學困生,要借著這個契機,趁機讓學生對于學習產生濃濃的興趣!本節課又有哪些不足之處?課堂的互動及知識點的講解與學生的理解到位與否?對于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如果以后進行重復教學,如何避免?如何讓課堂獲得成功?要通過反思,做出再教學的設想,使課堂教學得到最大限度的優化,使學生獲得最好的收獲。三、對于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本節課,我采取了怎樣的教學方法?是否是最合適的教法?如果下次再進行同樣的教學,能否找出更好的教學方法?另外,怎樣做才能進行更加有效的教學?如何讓自己的課堂成為優質高效課堂?除此之外,反思的途徑還有很多,反思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行動研究法、比較法、總結法、對話法、錄像法等。但最主要的一點,是我們是否能夠持之以恒!不知哪位名家曾經說過類似于這樣的話:如果能堅持寫三年的反思,每個教師都可以成為名師。對于這一點,我深信不疑,因為我知道,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