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溶
摘 要:對中學生而言,學習狀態的好壞決定了其升學或走向社會的本領獲取。從苦學、好學再到會學是學習的三種基本狀態,只有達到會學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關鍵詞:苦學;好學;會學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王國維先生用這三句詞來形容那些古今成就了大事業、大學問者所經歷過的三重境界。對于學習來說,大概就是所謂的苦學、好學和會學三種學習狀態。
苦學,即感覺到學習是一種被迫行為,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好學,即對學習如饑似渴,常常到廢寢忘食的地步。會學,即認識到學習本身也是一門學問,有科學的方法,有規律可循,于是不斷探求正確的學習方法。因而,學習效率高,學得輕松,能夠很好地駕馭知識。它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專家指出:目前中學生的學習狀態,苦學者居多,好學者次之,會學者則很少,這是很自然的。
那么如何從苦學到好學再到會學,筆者在此提出幾點薄見:
一、做個有志向的人
古語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是否擁有屬于你自己的志向、理想、目標或計劃,決定了你能否較快地獲得學習上的進步,甚至是人生的成功。有一份來自世界著名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的調查報告:研究人員任意挑選一個班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問了全體學生一個簡單的問題:“你們對未來有具體的目標嗎?”有的學生很干脆,馬上說出自己將來打算做什么,有的很茫然,有的則很猶豫。通過統計,只有10%的學生認為自己有明確的目標(那些似乎有目標但不明確的不算),然后研究人員要他們把目標寫在紙上,通過統計只有4%的學生的目標是真正具體的,有可操作性。二十年以后,研究人員追訪當年接受調查的所有學生的人生發展狀況和生活水平,根據結果顯示,當年白紙黑字寫出目標的人無論在事業發展和生活水平上都遠遠超過了那些沒有寫下目標的人。一份附加的統計顯示4%的人所掌握的財富竟然超過了其他96%的人的總和。從這個調查報告來看,做個有志向的人是人生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對于中學生而言,考大學只是近期目標,真正豐富的人生之路將在未來的事業和生活中展開。因此,從小就應該投身到自己選定的目標當中去,
二、認識自己
確定你的志向之前或之后,都應該客觀準確地把握自己的情況。下面的一則小故事則可以說明這個問題:很久以前,一位漂亮的公主從小被巫婆關在一座高塔里,巫婆每天都對公主說,你的樣子丑極了,凡是看見你的人都會感到害怕。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話,怕被別人嘲笑,所以始終不敢逃出高塔,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經過塔下,贊嘆公主貌美如仙,并救走了她。其實,囚禁公主的并非高塔,也不是巫婆,而是公主對自己很丑的自我認識。
全面認識自己需要不斷地對自我進行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1)身體和心理健康的認識;(2)理想和志向是什么;(3)個性品德如何;(4)智力和能力發揮怎樣;(5)學習態度、努力程度和學習效果如何;(6)興趣愛好是什么;(7)人際關系如何。對自己有了初步的認識之后,才能發揚自己的優點,彌補自己的缺點,做個自信的人,才能完善自我,實現理想。
二、制訂學習計劃
充分認識自己以后,為了實現目標,確定一份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是當務之急。
首先要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做個全面的認識,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1)分清自己成績的層次:好、中、差;(2)最好的科目和最差的科目是什么;(3)最喜歡和最頭痛的科目是什么;(4)學習的能力怎樣:好、中、差;(5)是否善于利用零碎的時間;(6)生物鐘怎樣;(7)學習階段是否為畢業班。
分清了自己的層次之后再制訂相應的計劃。具體的學習計劃便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制訂:首先是長期計劃,即高中三年學習制定的總目標及每學年的計劃;其次是短期計劃,即可以是一月安排、一周安排和一日休息時間表及考前復習時間表等;最后是一天的具體安排,即早上、中午和晚上做什么。
三、高效學習
學習計劃制訂后執行,那么要怎樣有效、快速、系統地掌握知識,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課堂上的學習;二是課后的學習。
怎樣提高聽課效率,要注意三點:(1)神情專注;(2)善于做筆記;(3)積極回答問題,勇于提出問題。要做好這些,在課前應該做好本課程的預習筆記,把書本、練習本、筆記本、筆、草稿紙等放好,還有就是課間休息好。上課時要做到五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就是課后復習的重要之處了。大腦具有遺忘的特征,課后要回憶上課的內容,還要再讀教材,整理筆記,及時記憶并做些相應的練習鞏固。這些都要當天完成,即做好高效復習。
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開始都要經歷一個苦學的過程,等你發現了學習的一些樂趣就會好學了,等你會學了,你便是個有才能的人了。
參考文獻:
[1]李曉鵬.這樣學習最輕松[M].新世界出版社,2006.
[2]劉暢.中學生要注意的49個學習細節[M].海潮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 江西省宜春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