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安
摘 要:成語在語言表達中有生動簡潔、形象鮮明的作用,是在語言表達與書面表達中需要掌握的詞匯,小學語文教學中成語的學習對學生的學習是有好處的。
關鍵詞:興趣;想象力;文學水平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又傳承著5000年以來的悠久文明,而文言文化更是璀璨奪目,特別是成語這一中國語言藝術的瑰寶更能讓我們對中國的文字文化心悅誠服,所以教授學生學習成語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教學生成語更能讓人體會到其中的巨大好處。
一、成語可激發學生的巨大興趣
成語中蘊藏著豐富的知識與巨大的文化,它們結構嚴謹、言簡意賅,通常四個字就可以表達出完整的意思,這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從而引發他們巨大的興趣,進而完成教學任務。
二、成語可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一般的成語都是由一些故事引經據典而來的,或者是歷史事實,或者是人文典故,所以要講解成語都會涉略到一些故事,在這過程中需要學生對教師講解的故事進行了解,而在理解的過程中又會自然而然地鍛煉到學生的想象力,因為他們需要在腦海里形成概念,之后區分,然后理解,這是一個過程,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是給予與消化相結合的產物,而激發想象力則是對學生思維附帶的一種益處,所以這種一舉兩得的行為一定要在教學中推廣。
三、成語可以使課堂更為活躍
成語多出自典故與故事,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還不是很大,童心還是非常重的,這一階段的孩子很難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在課堂上,要想抓住他們的神經不使用一些方法是無法做到的,教授成語就巧妙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在講授成語的過程中可以運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表達,學生一聽故事,注意力肯定會集中起來的,例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都能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并且在講解完后還可以讓學生對不懂的地方進行提問,鞏固已學會的部分,這樣就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學生提問,教師回答,課堂就會出現互動,學生的記憶也會更加深刻。
四、成語可以使學生文學水平提高
語文教學歸根到底就是鍛煉學生對文字的熟練運用能力,而寫作文是對這項考核最見成效的方式,如何提高文學水準,提升寫作能力,這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大板塊。學生熟練地學習了成語之后就可以恰如其分地運用到作文中去,這樣會對文章的文采增色不少,這是成語教學的另一大好處。
成語結構精巧、語言縝密、表達簡潔,是集古典文化于大成的體現,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教好學生熟練地運用成語,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使用效率,而且對學生個人的文學水平也是一個極大的促進,所以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的成語教學,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的語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