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
摘 要: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他們吃透教材,吃透考綱,吃透學生。唯有此才能成為一名無可挑剔、真才實學的教師。
關鍵詞:專業;途徑;考綱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學校放心、家長認可、學生喜歡的優秀教師。從我們第一次站到講臺到現在,如何在短的時間讓我們成長為優秀教師,這是今天我們共同探討的問題。
首先我們我們要知道“最受學生歡迎的十種老師”。什么樣的老師受學生歡迎?第一種:就是“實習教師”;因為他們有三個優點:(1)年輕;(2)平等;(3)精力充沛,有激情。第二種:“寬容的老師”;第三種:“帥哥老師”;第四種:“溫柔的美女老師”;第五種:“風趣幽默的老師”;第六種:“充滿愛心的老師”;第七種:像父親一樣嚴而有度的老師;第八種:像母親一樣慈愛的老師;第九種:“以身作則的老師”第十種:“真才實學的老師”。
在這十種學生喜歡的老師中,前四種只能讓學生一時的喜歡,要想讓學生長期的認可,還要做后六種老師。特別是“以身作則”和“真才實學”的老師才會永遠得到學生的尊敬。
“以身作則”是教師的人格魅力的體現。這就要求老師不能高高在上對學生的行為指手畫腳,而應該用自己的愛心幫助每一個學生,使自己成為學生道德的模范。而這一點的關鍵就是愛心。
“真才實學”是教師專業素養的表現。教師的專業素養不是一兩年就能學好的,這需要我們長期的努力。當你能回答學生提出的所有難題時;當你可以對學生的專業發展提出合理建議時;當你對學生自身問題進行正確分析時,這些都是對你的專業素養的一種考驗。當你一次次優秀地通過了這種考驗,你就是學生心目中“真才實學”的老師。現在我們就來說說成為一個優秀老師的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
一、吃透教材
吃透教材的最好方法就是公開課。我們都知道一節好的公開課準備的時間至少是半個月,在這半個月中要對課程進行深入研究、反復修改,每一個細節、每一句話都要進行認真的推敲,還要經過備課組集體討論才能初步定型。這個過程真的很累,但對于教師的成長卻是最好的途徑。因為在公開課中我們要注意一節課的引入、提出問題、學生探討、知識學習、練習提高、歸納總結等環節的處理,而所有的環節都能體現教師對教材的正確理解。當你真正的吃透了教材,理解了教材,你才可能設計好一堂精彩的公開課。而且在公開課中,我們還要注意個人的板書、教態、肢體語言、語音語調等細節的處理,這都體現了一名教師最基礎的教學素養。當你能夠輕松地設計和完成公開課的時候,那隨堂課的設計和實施對于經驗豐富的你不就是游刃有余了。
所以,我們要提高自己,使自己迅速成長為一名“真才實學”的老師,首先就要多聽課,在聽課中學習其他教師的優點;然后多備課,用心聽取優秀教師對近期所教授教材的分析,獨立設計每節課;最后多參加公開課,在實戰中使自己快速成長。
二、吃透考綱
吃透考綱的最好方法就是出試卷,要出一套高質量的期中或期末全市統考試卷是很難的。別看就20多道題,3000多字的卷子,這要求出卷人把握整套題的難易程度,各單元和考點的分值分布,各題型的取舍等問題。沒有真正吃透考綱,真正把握住考試方向的教師,是不可能出好這種試卷的。
所以,我們要提高自己的水平,吃透教材,首先就用多寫題,讓自己見過所有的題型,成為讓學生問不倒的老師;然后多分析試卷和考綱,將考綱中各知識點的主次、難易和分值分布了然于胸;最后就是出試卷,在試卷設計上來熟練自己對考綱的把握。
三、吃透學生
當前兩個問題都解決了以后,教師自身的水平已經很高了,但是自己懂和學生懂卻是兩碼事,我們能不能讓課本上的知識經過自己的講解使學生很輕松地掌握,如果我們不能讓知識變得簡單和有趣,那還不如不要老師讓學生自己讀課本學習。其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深入淺出。
當你吃透了學生,知道如何講解才能讓學生更易于接受知識,你就是學生心目中“真才實學”的老師。那吃透學生的最好途徑是什么呢?那就是耐心地輔導差生。當你在課下耐心地聽學生問題的時候,你就可以從他的問題中知道他對哪個知識點理解不夠,這個知識點就是你上課需要重點強調的地方。你用多種方法講解這道題時,你就可以在講解的過程中知道哪種講解方法是學生最容易接受的,這種方法就是你上課時最好的講解方法。當你講解完后回想分析的時候,你就可以從中分析出學生的優點和不足,幫助你迅速地了解學生的特點,為今后指導他提供強有力的依據。
吃透教材、考綱和學生,需要我們教師在長期的工作中不斷地付出和努力。誰能夠不怕苦、不怕累,多承擔組里的導學案、試卷和賽課等各項工作,誰就可以在實踐中迅速地成長,在短短的三至五年內成為一名無可挑剔的、有真才實學的教師。
(作者單位 河南省新鄉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