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丹
摘 要:高等藝術院校是為了給社會和國家培養出高級實用型藝術人才,而學校的師資力量是決定學校水平的一項重要因素。對存在的這些問題作簡要總結,并根據自己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對在高校中如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一些解決辦法和措施。
關鍵詞:高等藝術院校;師資隊伍;藝術人才
一、高等藝術院校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結構比例失衡。也就是說文化課和專業課的老師比例相差太大,這遠遠達不到教育部對這兩類教師一比一的比例要求。因為教師結構不合理,專業課教師大量短缺,這就導致學校僅有的幾位專業教師擁有較多的工作量,每天工作排得滿滿的,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更新知識和研究新課本、新技術,這樣自然達不到我們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師資隊伍的素質有待加強。因為有的院校專業教師緊缺,所以就采取了一些不可取的應急措施,這就導致學校師資隊伍的素質開始下降。如,有的學校讓從事文化教育的教師擔任文化課教師的角色,雖然這樣的教師有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缺乏必要的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還有一些并不是正規的師范院校畢業的學生,既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論基礎,又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專業培訓,所以導致理論基礎和課堂結構都很差。
當然,高等院校師資隊伍中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在這里我沒有一一列舉出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發現這些問題的同時想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措施,爭取建立一支強大的師資隊伍。
二、加強高等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幾點措施
上述提到的師資隊伍中存在的幾個問題對我國教育事業肯定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但是為了讓我國的教育事業順利發展,提高我國的教育質量,必須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下面,我們來具體談一談加強高等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具體辦法。
(一)21世紀屬于高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那些具有終身教育性質的教師培訓的地位將逐漸超越過學歷教育。所以,我們在進行師資學歷教育的同時,也要開展適當的教師培訓工作,以滿足學校對教師文化功底和專業技能水平的要求。比如,我們可以在學校建立比較專業的培訓機構,用于提高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和業務素質。當地教育局也要為其提供便利的條件,如在教學設備、實習基地等方面盡量滿足教師培訓的需要,使之形成一定的規模。而且在培訓投資方面,可以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投資系統,對培訓費用進行統籌安排,并將其歸入學校教育經費預算和教育建設投資,規定出具體的開支金額。
(二)我們要根據不同教師的不同狀況,讓他們進行不同程度的進修,可以是長期進修、短期進修、在職進修、離職進修等相結合,根據自己身上的短缺之處選擇不同的進修方式,實行以在職進修為主,自學為主的原則和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而且要對文化課教師的轉向培訓工作加以重視,以解決學校專業課教師缺乏以及安排不合理的問題。尤其要對非師范類畢業的教師進行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使教師學歷和教師專業結構達到我們高等藝術院校所要求的水平。另外,我們還可以讓經驗比較豐富的老教師帶新教師,盡快地幫助那些新教師解決在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并且針對學校的每個專業建立相應的中心教研組,對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這樣才能想出更多具體的解決辦法。另外,我們還可以制訂一些教學活動計劃,組織學校教師對在教學上有所成就的教師進行集體觀摩,爭取使我們學校的教師教學水平達到最優化狀態。
(三)加強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還有一點要做的就是改變我們傳統的人事工作中重管理、輕服務、重使用、輕培養的觀念,使過去傳統的人事工作向具有現代工作理念的教育團隊轉變,完善用人制度,提高用人效益。另外,要讓我們學校教師意識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因為所有意義重大的教研成果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那些傳統的教學理念如小作坊、單干戶等已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所以,我們有必要采取一些教學措施來培養教師的團隊精神,使不同教學水平的教師實現優勢互補,并且深入貫徹一加一大于二的團隊效應。
當今世界,知識經濟開始興起,無論是國家之間還是企業之間,都開始進行激烈的競爭,而競爭的實質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所以,要想做好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觀念,做到把人才放在學校改革發展的第一位;另外,在工作中我們要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做到解放思想,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并在新理念指導下不斷進行人事制度改革,以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提高教師工作的創造性。
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永遠是各大院校工作的主題,這也是我們進行高校人事管理的重點。加強高等藝術院校中的師資隊伍建設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建成的,它需要我們不斷發現在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實施相應的解決辦法。這也就要求我們不斷反思和總結以前人事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制訂出一些可行性政策,使我國各高校的教育事業在強大的師資隊伍帶領下得以鞏固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盧雙盈.如何建設重點職教師資培訓基地.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22).
[2]鄭聲衡.加強教師師資隊伍建設的幾項措施.中原職業技術教育,1994(2).
[3]高耀明.高等學校管理新視野.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
[4]劉明.高職院校教師能力建設與管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2.
[5]劉育鋒.面向世界的職業教育新探索.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 吉林省延邊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