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平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化學作業設計中,教師應該積極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設計符合學生實際和教學實際的作業,促進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關鍵詞:高中化學;作業設計;策略
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中,作業設計的目的在于強化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且為所有學生布置的都是同樣的作業,再加上作業的形式比較單一,學生對于作業的興趣很難提高,出現了敷衍了事、相互抄襲等現象,嚴重阻礙了作業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在新課程標準下,筆者認為,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應該彰顯生活化、個性化和多樣化特征。
一、作業生活化設計
針對傳統高中化學作業設計理論性較強的特點,新課程標準下的作業設計應該凸顯生活化。化學學科是一門生活化學科,很多知識都廣泛應用于實際生活中來。將生活中的化學引入到化學作業中來,不僅讓學生充分融入作業生活情境中去,學習興趣得到提高,更能培養學生觀察、動腦、動手、自主探究的良好習慣,進而在生活中多關注化學。例如,讓學生思考和交流“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質飲料罐”這一課題,有效地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化學,進而提高了化學學科的實用性。
二、作業個性化設計
作業的個性化設計主要指的是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認知能力和個性特征布置符合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作業,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究實現對問題的解決。傳統的高中化學作業設計中,采用統一化的作業內容,不僅讓很多學生無從思考,還大大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是需要及時改變的。在目前的高中化學作業設計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基礎性、拓展性和提高性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完成,這樣一來,既照顧到了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又照顧到了學生成績和學習能力中等或者較差的學生。
三、作業多樣化設計
作業的多樣化設計,主要是指作業的完成方式的多樣性設計,滿足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傳統教學中的作業常常是以書面形式來設計,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了體現化學學科的特色,教師應該發揮作業的基本功能,利用多樣化的作業設計來達到強化學生的知識、訓練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目的。例如,課外收集資料及閱讀(某一化學知識的廣泛應用)、口頭表達作業(化學元素符號、化合價、化學方程式的背誦)、書面作業(各種化學題目的解決)、社會調查作業(化學課題研究)、實驗作業(化學實驗的制作與思考)等都是高中化學作業多樣化的表現。
參考文獻:
朱亞萍,王后雄,彭慧.高中化學有效作業的標準及其設計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