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霞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正確讀寫并理解“褪色、親昵、抑揚頓挫”等詞語,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了解真情是文章的靈魂。
2.練習以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在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3.品味感悟課文的優美語言,體會人與動物應該和諧相處,學習老人保護動物的高貴品質。
【教學重點】
1.通過老人生前為海鷗所做的事情體會老人對海鷗的愛。
2.通過老人去世后海鷗的反應體會海鷗對老人的情。
【教學難點】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一、談話導入,渲染感情
著名作家馮驥才說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比伺c人、人與動物都是如此。今天,讓我們隨作者走進一個真實的故事,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濃濃真情。
板書課題,學生深情朗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入情入境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課文寫了老人與海鷗之間的哪幾件事?你能不能把課文劃分成兩個部分?(理清文章結構)
師板書:老人喂海鷗,海鷗送老人
師:這兩件事情你最受感動的是哪一件?(預設:海鷗送老人)老師第一次讀課文時,感受和你們一樣。在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海鷗的舉動太讓人驚異了。
三、深入文本,體會人鷗情深
1.簡要學習課文第二部分,感受海鷗對老人的情。
師: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第二部分,劃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多讀幾遍,并在旁邊寫下你的感受。
(匯報交流)指名讀并談感受,教師適時評價并指導朗讀。
過渡:對逝去的人哀悼、守靈,是人才有的行為,發生在動物身上,是多么令人驚異和震撼??!
師:同學們,假如當時你就站在翠湖邊上,親眼目睹了海鷗的這些舉動,你的腦海中會產生什么疑問?
2.重點研讀課文第一部分,體會老人對海鷗的愛。
師:是啊,老人與海鷗之間為什么會結下如此深的感情呢,答案就在第一部分。請同學們默讀第一部分,畫出描寫老人喂海鷗的句子。
(1)指名讀
①教師問:老人喂海鷗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從哪些描寫中看出來的?
師:海鷗按照老人的節奏起起落落。你知道海鷗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落嗎?
師:隨著老人邊走邊放,海鷗有節奏地翻飛雪白的翅膀,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畫面,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詩啊。帶著對老人與海鷗之間的真情體會。
②指導朗讀,感受老人對海鷗的愛。
③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在海鷗飛出的有聲有色的樂譜里,你看到了什么色彩?聽到什么聲音?
(2)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老人是怎么呼喚海鷗的?
師:“獨腳”指什么?誰能學著老人的樣子呼喚一下?(注意引導學生把握“抑揚頓挫”“親昵”。)
師:老人把海鷗當做自己的女兒,給它們一個個取了名字。文中對兩只海鷗進行了特寫,是哪兩只?
指名讀8~9自然段,其他學生思考:從這些描寫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師提煉板書:親密信任)
(3)老人為什么如此愛海鷗,這是個什么樣的老人呢,請同學們找出文中對于老人的描寫。
指生讀并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說,這是個什么樣的老人?抓住兩次“褪色”。
師:十多年的冬天,幾千個日子,幾萬里路程,老人與海鷗就是這樣相依相伴。在老人心里,海鷗就是他的兒女;在海鷗心里,老人就是它們的父親。
四、拓展延伸,體現和諧
師:千言萬語都無法表達老人與海鷗帶給我們的震撼。2005年底,很多知道這個故事的人被感動了。在很短的時間里,人們捐款數萬元,在昆明湖南湖公園老人喂海鷗的地方,為這位可敬的老人塑了一尊雕像,好讓他能天天看到海鷗。翠湖邊,每到海鷗飛來的季節,市民們會像老人一樣,給它們喂食。
老人的聲聲呼喚猶在耳畔,但是卻離他牽掛了一生的海鷗而去了。相信老人一定舍不得,而海鷗更是舍不得。但老人沒有遠去,他永遠活在了我們的心中,他和我們永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