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建革
摘 要:所謂的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它關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以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而且,情感教育是化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學生學好化學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素質教育的推進下,教師更新教育觀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
關鍵詞:高中化學;情感教育;興趣;環保
化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它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化學與社會、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化學科學的發展對于當代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近幾年,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教師不僅僅要重視學生成績的高低,還要對學生滲透情感教育,以真正促使學生獲得全面健康的發展。
一、以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滲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課程改革下,情感教育不在單單指學生的興趣、學習熱情和學習動機、學習態度,更指學生的內心體驗,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和社會責任感等等。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根本找不到學習化學的興趣,更不用說其他的情感態度了。仔細分析原因,不難發現,導致學生對化學不感興趣的原因首先是學生缺乏興趣,高中化學相比于初中化學,需要記憶的東西太多,邏輯性也越來越強,學科難度也越來越大,使本身對化學就馬馬虎虎的學生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尤其是那些努力之后,仍然沒有太大效果的學生,他們會越來越不喜歡化學,越來越不愿意學習化學。其次是教師觀念固化的原因。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還停留在課改之前,簡單的、單一的知識傳授,大量的試題練習,鞏固知識,使得高中階段時間就相對緊張的學生課業壓力越來越大,學生敷衍了事,讓化學課堂效率越來越低。
通過上述兩方面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教師要想滲透情感教育,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獲得大幅度提高。
二、情感教育的滲透及課堂反思
在明確影響情感教育滲透的原因之后,我們就要對癥下藥,就要采用相應的措施,促使學生的各個方面獲得提高。因此,下文對如何將情感教育滲透到化學教學當中進行簡單的介紹。
1.結合生活實際,激發學習熱情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指出:“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也就是說,化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將與生活有關的化學現象引入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相關的化學知識,并在幫助學生突破課堂重難點的同時,也使學生的情感水平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學《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時,為了拉近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化學教學活動當中,首先,我引導學生分析了一則材料。晉代江統《酒誥》中道“有飯不盡,委之空桑,郁結成味,久蓄氣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它是說杜康將未吃完的剩飯,放置在桑園的樹洞里,剩飯在洞中發酵后,有芳香的氣味傳出。這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杜康酒的由來。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傳頌著許多與酒有關的詩歌和故事,順勢引導學生思考酒的主要成分。
反思:在教授本節課的時候,原本以為運用杜康酒的由來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對于部分女生來說,并不熟悉杜康酒,他們熟悉的是現在比較出名的五糧液、茅臺、老白干等。所以,在引入杜康酒的由來之后,我聽到有學生在小聲嘀咕,所以,看到學生的疑問之后,我簡單地向學生講解了杜康的有關知識。但是因為酒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所以,將杜康酒的由來展示給學生,還是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里集中到課堂教學當中來,而且,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感受到化學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化學現象,逐步提高學生的化學應用意識,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進入化學的學習當中,為大幅度提高化學學習效率打下堅實的基礎。
2.改變教學方式,調動學習積極性
對于高中階段的教學,教師不能像初中那樣可以手把手地教,時間長,內容少,幾乎可以實現一對一的教,但是,在高中卻不能,時間少,內容多,教師的針對性不強。所以,一方面需要學生的自主性之外,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使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評價方式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發展空間,都能在適合自己的空間里找到學習的信心。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對每個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如,對于優等生來說,教師在肯定學生的優點的同時,也要指出學生的不足,使學生明確自己的發展空間,進而,使學生能夠自主地探索化學的未知世界。對于學困生來說,教師要以鼓勵為主,要讓學生在實現屬于自己階段的教學目標后,重拾學習信心,為學生探究化學奠定基礎等等。不過這種教學方法,要求教師的素質水平相當高,要能靈活地駕馭課堂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保證情感教育在化學課堂的順利實施。
反思: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對于中層學生來說,經常出現被忽視的現象,首先是因為,這部分學生占班級里的大部分,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往往會忽視其中一部分學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內向,不善言語的學生,這部分學生穩定,讓人放心。但是,作為教師,我們非常明確,每個學生不論是優等生、學困生還是中等生,他們都比較在乎自己在教師心目中的形象,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和評價。所以,實施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照顧到每個學生的感受,要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哪怕是教師在學生取得成功時的一個肯定的眼睛,都會讓學生重新看待學習,進而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層次化的教學模式中,找到自己的學習目標,找回自己。
3.借多媒體技術,培養環保意識
中學化學教育是化學教育的基礎,如果在中學階段進行環境教育,把環境保護融入化學教學當中,不僅可以成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而且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化學興趣,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及環境保護意識。然而,我們都知道,環境污染的始作俑者大部分都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不注意造成的,但是,我們還在理所當然的繼續進行著,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所以,感覺不到這樣的行為就是破壞。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生活中哪些行為將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強化環境教育,同時,培養學生的責任感,為打造高素質的人才作好鋪墊。
例如,在教學《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時,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有關酸雨造成的影響的圖片、視頻,讓學生在形象的展示中感受酸雨的破壞性,使學生在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中擴大知識視野,進而使學生樹立起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而且,還要讓學生明白,酸雨主要是由硫酸及硫酸鹽引起的,防治的最根本途徑就是減少人為的污染物排放,使學生在一張張圖片的展示中,讓其明確生活中哪些行為是有利于酸雨形成的。因此,使學生通過化學的學習,明確自己今后的行為,逐步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進而促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得到提高。
反思:這節課相對來說,還比較成功,因為,現在環境問題確實是越來越嚴重,即便不是酸雨現象,溫室效應、水土流失問題、垃圾處理問題等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實際行動,所以,當將酸雨的破壞性引入課堂中時,學生自然是有感觸的,所以,學習起來也非常認真,這就為本節課的順利完成打下了基礎。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教師要在課堂中滲透情感教育,充分挖掘化學教材的作用,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為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賀寶寶.情感教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J].數理化學習,2012(08).
[2]楊雙英.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行動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2008.
[3]劉桂芝.注重化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讀寫算:教師版,2009(10).
(作者單位 浙江省金華市艾青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