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麗
摘 要:教師在一起談到某個學生,說得最多就是他習慣不夠好,對他的學習或者生活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的確,大家都知道,學生小的時候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好習慣使人一生受益。”學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就具備了一些好的素養。在小學階段,教師最主要的事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尤其是學習習慣,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能幫助他輕松地學習。
關鍵詞:培養;學生;習慣
很多事情說來容易做來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更是如此。從每學期開始,我便特別注意這一點,從小事做起,引導學生漸漸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一、培養學生集中精力做事情的習慣
無論做什么事情,我都要求學生專注,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后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比如上課時,我在講課,我就要求學生眼睛看著我,只要視線相連接,學生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聽,只要每天持續不斷,就能培養出很會聽“話”的學生。學生做作業時,我會先提出要求:一筆一畫寫,寫字時專心寫不能講話,注意坐姿等,這樣經過不斷的訓練強化,漸漸地,好多學生都能較好地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
二、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書寫對于小學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書寫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師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質量,甚至個人素質的評價。一個能夠認真對待書寫的學生,往往也能認真對待學習及其他許多事情,還能促使其養成凡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每次寫字前,我都會引導學生先觀察字的間架結構,抓住字的重點筆畫進行分析。寫字時,我總是告訴學生看完一個完整的字,看清楚這個字的每一筆在田字格的位置再書寫,這樣學生不會看一筆寫一筆延誤時間。我還經常提醒學生,身體坐正,注意“三個一”,對于姿勢不正確的學生,我會扶一扶,有時還會示范引導,這樣堅持下來,有利于培養學生認真書寫、認真做事、認真做人的習慣。
三、培養學生養成有條理的習慣
學習用品的擺放看起來是沒什么值得一提的,其實不然,東西存放無規律,要用時東尋西找,心煩意亂,極易影響學習情緒。整齊有序地收拾自己的學習用具也是一種好習慣的體現。我經常告訴學生學習用具的收拾要有規律,看課表,下一節是什么課就把相關的書本和文具盒擺放在桌子左上角,這樣用的時候很方便。做各科作業要預先安排好時間等等。如果做作業不講條理,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學習效率就低。
四、培養學生及時改錯的習慣
古人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有錯誤的時候及時改正是非常重要的。當學生對知識點掌握不牢出錯的時候,我會讓他改正過來并且多讀一讀記一記以便加深印象。當學生舉起的小手歪歪的時候,我會讓他看別的同學高舉的小手鼓勵他,激發他的信心;當學生沒完成家庭作業的時候我會循循善誘,和他溝通交流,幫助他明白家庭作業的重要性。教師要有一雙慧眼,善于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并及時糾錯,引導他們一步步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五、培養學生愛提出問題,學會思考的習慣
學生的求知欲是很強的,每個學生對這個世界很好奇,愛問“是什么”“為什么”這是好事,說明學生在思考,在主動地動腦。不管是課堂上還是課外,我都會引導他們根據情況學會說出心中的疑惑,提出問題同伴交流互助,預習的時候就試著對本課知識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長期訓練,學生能積極地提出心中疑惑,敢說會說,這何嘗不是一種語文素養的體現呢?
總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質量的重要保證,而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的耐心培養,根據學生的情況不斷引導,“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堅持不懈,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可以漸漸養成的。
(作者單位 重慶市大足區西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