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偉壽
在高中階段,其音樂課程所確立的教育的綜合方向,應該是關注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不斷拓展音樂學習的領域和空間,關注學生綜合能力和審美水平的整體提高。開展的高中音樂課程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豐富的音樂文化資源,采取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不斷促進學生潛能的開發和個性的發展?,F今的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因為教師的教學方法不適宜,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探索適合高中生的音樂鑒賞教學方式,是現今高中音樂教學需要重點關注的部分。
一、現今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學習的興趣和并沒有得到良好的激發。其次,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式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對于課堂的導入部分沒有什么新鮮感和變化性?;谶@樣的現狀,我們探究“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音樂鑒賞中的實際運用,就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尤其是在現今這個要求人才全面發展、注重生活品質和質量的社會,學校開展良好的音樂鑒賞教學,其意義和作用深遠。
二、“生本教育”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教師應該樹立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只有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肯定,學生被重視,學生學習中才會有動力,學習興趣也才會被激發,采取正確的教學方式會對學習興趣的激發有一定的作用,反之,如果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抑制,參與教學的動力不足,就更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不能顛倒主角和配角的位置。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地總結教學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找到解決的辦法,保證實際教學課堂的順利進行。音樂教師要想上好一堂音樂鑒賞課,首先得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這個準備工作既包括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有理論方面的學習和提升等許多方面的內容,只有教師具備了大量的理論知識才能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有準確的定位,也才能有效地促進自身的發展,才能勝任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好地開展高中音樂鑒賞教學。
2.上課形式靈活,注重音樂實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音樂教學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這也是“生本教育”的題中之義。
在鑒賞文人情致高山流水時,聆聽完《流水》后,一位同學說他仿佛置身于水中,感覺到雜念頓消,仿佛靈魂被水洗滌凈化,也有同學說他感覺意境高遠,淡泊名利,內心寧靜。這樣靈活多變的課堂形式,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正是對“生本教育”的踐行。
教育必須適應學生,而不是一味地讓學生去適應教育,學生是整個教育的中心本體。這個教學中心的學生,現實中往往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地位。主張教育應從“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實現過渡和轉變,教學目的應該是以學生的好學為目標,而不是教師的好教,這樣一來,才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才能夠真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讓學生在活潑健康的鑒賞環境中實現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彭來來.三維目標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的整合與實現:以《爵士樂》一課為例[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5).
[2]李珊,丁茜.深入挖掘靈活把握: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之我見[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4).
[3]周衛星.新課標要求下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