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萍
摘 要:創新高校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物的“選拔、培養、舉薦和使用”工作,必須“創新思想觀念,健全制度機制,嚴格標準程序,使之成為高校統戰工作的重要事項、長期方針、經常任務,不斷與時俱進。
關鍵詞:創新;無黨派;代表人物;工作機制
高校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物的“選拔、培養、舉薦和使用”既是黨的統戰工作的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也是高校統戰工作的重要內容。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教授、博士、碩士等高學歷、高職稱的知識分子在高校中的人數越來越多,其中,無黨派知識分子所占比例也越來越高。
一、創新思想觀念,把“選拔、培養、舉薦和使用”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物工作列為高校統戰工作的重要內容
在革命時期和建設社會主義及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廣大無黨派知識分子與中國共產黨和其他民主黨派一道,在許多領域做出了卓著貢獻,發揮了特殊的作用。多年來,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物的“選拔、培養、舉薦和使用”工作取得成效。但是,在思想上還存有一些模糊觀念:有的認為,“統戰部積極主動物色、培養和舉薦黨外知識分子代表人物,是為部門“政績”。有的認為,“有計劃按比例在黨外知識分子中舉賢薦能,進行政治和實職安排,是為人做嫁衣,有立場不穩的嫌疑”;有的認為,“把黨外優秀人才舉薦到各級民主黨派領導崗位,參政黨建設越來越好,黨外人士對社會的影響力逐步加大,會從戰略上威脅中共的執政地位”。這些思想觀念,反映了一些黨員或黨員領導干部,對黨的統戰理論、方針和政策,缺乏歷史的全面的了解,缺乏戰略的思考,認識不到選拔、培養、舉薦和任用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物是“爭取人心,凝聚力量”的戰略性舉措;不懂得在中共執政的情況下,黨外干部也是黨的干部的道理。
二、健全制度機制,把選拔和培養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物作為高校統戰工作的長期方針制度建設是長效機制,是創新該項工作的根本保證和前提條件
1.政治理論培訓制度
定期對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物進行政治理論培訓和形勢政策教育,要根據不同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分期分批把他們送到中央、省市的社會主義學院進行政治理論培訓。
2.學習文件制度
及時向他們傳達有關文件、領導講話及會議精神等。從而在重大問題上形成思想共識,達到步調一致。
3.征求意見和情況通報制度
學校定期召開座談會或情況通報會,征求意見,聽取建議。
4.參加會議制度
學校召開重要會議,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學校重大決策,使黨外知識分子代表人物知情,增進共識,依靠他們組織無黨派知識分子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開展活動。
5.交友談心制度
校級領導及各院系、單位的主要黨政領導要結交一至二名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物,作為朋友經常與之聯系、談心,就學校、院系的工作交流情況,聽取意見和建議,了解他們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況,明確他們的希望和要求。
6.重大節日走訪看望制度
校、院系各級黨政領導和學校統戰部要利用元旦、春節、教師節等重大節日,走訪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物,深入了解情況。
三、嚴格標準程序,把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物的舉薦和任用作為高校統戰工作的經常任務
高校的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物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四高”,學歷高、職稱高、水平高、素質高,有專業、有技術、有智慧、有成就,基本上是本專業研究領域和本學科的“旗幟性”人物或業務骨干;二是“四開放”,他們經常地、廣泛地在國內外進行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形成了開放型交往、開放型思維、開放型行為、開放型的視角;三是初步具備了“四種能力”,即王兆國同志提出的新一代無黨派代表人物應具備的“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高校統戰部門有責任幫助他們實現合理的愿望和要求,舉薦和任用合格的黨外知識分子代表人物,為他們干一番理想的事業創造條件。
1.掌握情況,制定標準,為進行政治、實職安排提供翔實充足的人才資源
要建立無黨派知識分子信息資料庫、基本情況庫、黨外后備干部隊伍庫,為及時有效地舉薦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物提供準確、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2.按照黨的統一戰線的根本任務的需要制定舉薦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物的科學化標準,使舉薦工作有據可依
3.堅持嚴格的舉薦程序和靈活多樣的舉薦方法
舉薦和任用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物必須遵循黨內推薦與黨外推薦相結合、由下而上推薦和由上而下推薦相結合、重點推薦與一般推薦相結合、整體推薦與個別推薦相結合的原則。
4.舉薦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物重點把握的原則
(1)主動選拔舉薦原則。黨委要牢牢掌握對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選拔舉薦的主動權。要通過主動舉薦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物,引導和促進黨外力量向著有利于鞏固人民政權、維護黨的領導和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向發展。
(2)政治素質首要原則。高校黨委統戰部舉薦無黨派知識分子代表人物,為上級有關部門進行政治和實職安排提供人才資源,是一項政治性很強的任務。必須堅持政治標準。被舉薦者必須具有維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堅持中國政黨制度、政治制度的自覺意識,具有堅持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自覺行動。
要通過創新黨外代表人士的培養、選拔和安排工作,發揮其專業特長和管理才干的重要作用,為學校改革發展和穩定作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統戰部研究室.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精神學習問答[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