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達
摘 要:多媒體教學具有立體化的優勢,以豐富、立體化的視聽進行生動、直觀、形象、新穎的演示,為小朋友所喜愛,極大提高了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多媒體可控性強,能創造出靈活生動的實用使用環境。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幼兒的學習和經驗,可大大促進本土文化教育活動目標的實現,幼兒園本土化教育融合現代化信息技術動態環境。創設良好的音樂教育環境、動畫教育語言環境、創設濃郁的知識環境、信息化環境與領域活動融合,體現本土化。把信息技術應用到幼兒教育中,成為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優化教育手段的一個重要突破口。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能把各種教育因素與教師的教,幼兒的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最優組合,可以使課程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信息化;融合;本土化
多媒體教學具有立體化的優勢,以豐富、立體化的視聽進行生動、直觀、形象、新穎的演示,為小朋友所喜愛,極大提高了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多媒體可控性強,能創造出靈活生動的使用環境。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幼兒的學習和經驗,大大促進本土文化教育活動目標的實現,幼兒園本土化教育融合到現代化信息技術動態環境中。
一、創設良好的音樂教育環境
良好的音樂教育環境激發幼兒對本土音樂的興趣。在幼兒園早操活動中,播放具有福州本土特色的音樂。如,福州童謠歌曲《劃龍舟》《搓糍》,福州韻味的曲調《舞龍》等。結合音樂背景跳福州本土特色的扇子舞、斗笠舞等;讓幼兒跟著傳唱福州童謠歌曲,自由地玩民間體育游戲。幼兒本土音樂教育活動讓幼兒在本土音樂教學活動中陶冶性情和品格,逐步認識和了解本土民間音樂。讓孩子們深深體會到了民間藝術的魅力。
二、創設動畫教育語言環境
多媒體的互動性大大激發幼兒對學習童謠的興趣,聲像合一營造出一個個生動具體的情境,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畫面。我利用幼兒園的網絡資源,從網上下載符合福州童謠教學課件,或者自己根據活動的內容設計制作簡單的PPT畫面,輔助幼兒學習童謠。如,提供童謠《月光光》《老鼠娶親》,用生動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童謠的內容。民間童謠具有濃烈的生活氣息,人們通常將日常生活中的勞動情景、尊老愛幼的良好品質、地方風俗習慣等融入童謠中,因此民間童謠是幼兒園開展本土文化教育內容。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可將童謠的意境、內容、語言、生動的動畫統一在一起,讓幼兒多渠道感知,并以生動有趣的畫面展現出來,極大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為幼兒創造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使幼兒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讓孩子真真切切感受到語言美的魅力。
三、創設濃郁的知識環境
現代化信息教學具有立體化的優勢,以豐富、立體化的視聽進行生動、直觀、形象、新穎的演示,為小朋友所喜愛,極大提高了教學活動的趣味性。
如,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由于幼兒對傳統節日、節日習俗及民間藝術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我們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順應孩子們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弘揚民族的傳統文化,讓孩子體會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體驗和感受民間藝術的豐富多樣及獨具的魅力。我們利用多媒體課件以生動有趣的動畫講述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直觀形象地介紹了端午節的風俗習慣: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和佩香囊的習俗;視聽相結合的童謠和歌曲使幼兒聽得起勁;還設計了幼兒喜愛的謎語等等。教師們還可以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繼續生成系列主題活動。豐富幼兒有關“端午節”的知識。
1.信息化環境與領域活動融合,體現本土化
如,美術活動《南后街》中,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南后街的建筑,在活動室周圍放了建筑圖片,幫助孩子作畫。通過多媒體課件制作南后街圖片展,直觀地展示南后街的建筑。幼兒能夠更好地表現南后街飛檐的建筑特色,并把幼兒的作品畫在百米長卷,使得作品環境展示更有立體感。此外,還可以把幼兒的作品,通過電腦制作PPT動畫,滾動播放,供幼兒欣賞。
在欣賞《福州紙傘》活動中,教師精心選擇與紙傘相匹配的福建鄉音《茉莉花》,在古箏演奏的悠揚的樂曲聲中,幼兒邊聽音樂邊欣賞紙傘,達到視覺和聽覺的聯通,感受福州紙傘特有的韻味和美感。欣賞“花燈”時,配上喜慶歡快的《鬧花燈》音樂,在感受花燈形式美的同時,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的歡樂氣氛。在欣賞年畫“年年有余”和“一團和氣”時,配上《過新年》樂曲,感受年畫的喜慶色彩和吉祥內容。
2.信息化環境與游戲活動的融合,體現本土化
在開展表演游戲“老鼠娶親”前,幼兒觀看動畫教學,欣賞幽默詼諧的畫面,學習其中的語言。觀看表演錄像,為表演做了準備,起到學習示范的動作。再應用電腦搜索打印的技術,制作老鼠頭飾等,并把這些場景、道具布置在表演區、活動室,進行游戲環境的創設,做到了環境創設和游戲活動的融合。幼兒在豐富環境創設下,對表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提高了表演能力。于是,把這富有本土特色的表演,搬上舞臺,結合婚慶特色民間音樂,走進社區表演,得到專家、同行、以及福州群眾的認可。幼兒園本土教學社區化,本土環境材料為表演增添不少色彩。
著名民俗大師鐘敬文教授曾說:“沒有民間本土文化,中國的孩子就成了沒有祖國的兒子,變成浮萍草到處飄零。民間本土文化是兒童莊嚴的課本,做民間本土文化的傳承和教育工作就是為文化和孩子招魂。”做好民間本土文化的傳承和教育工作,是我們當教師的職責,任重而道遠。
通過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興趣盎然的學習;同時通過幼兒、教師和教學媒體這三者的互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把信息技術應用到幼兒教育中,成為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優化教育手段的一個重要突破口?,F代化的信息技術能把各種教育因素與教師的教、幼兒的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最優組合,可以使課程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作者單位 福建省福州市花巷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