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員
摘 要:政治與生活緊密相連,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學生的實際生活技能,很好地達到了新教材的教學目標。聯系生活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全面提高其理解、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使用生活化教學進行分析,探討了生活化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學方式;生活化
為使學生所學的思想政治知識能夠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起來,教師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應充分體現“生活化”理念,有利于使復雜的教學內容簡單化,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滿足了學生對各種生活的關切,進而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新課改下如何理解生活化教學
對“生活化”一詞的理解為:回歸生活,回歸社會。生活是教學的源頭,生活化教學以生活作為基礎,從生活中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思想政治學科本身的理論性較強,內容抽象,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和熱情,往往會產生厭學情緒。思想政治課堂采用生活化教學可以讓學生立足于自己的生活經驗,滿足學生不同的發展需求,實現思想政治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的有機結合,把思想政治課堂融入自己的生活世界。因此,任課教師在進行課堂講授和指導學生學習時,從實際生活入手,把學生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課堂,導入政治教學中,通過對具體事例的分析讓學生理解相關知識點的含義。因此,采用生活化教學,能夠使深奧的教學內容通俗化、枯燥的教學內容生動化,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知識并不枯燥乏味,它蘊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生活化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生活品質,完善學生的生活狀態,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生活質量,使其學會過理想的生活。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是連接學生現實生活與理想生活之間的一座橋梁,教師通過采用此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感知生活,培養自己改造現實生活的能力,進而使自己達到理想的未來生活。
二、教學過程生活化的層層遞進
1.課堂導入生活化
任課教師改變以往傳統的新課導入方式,采用情境教學法,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的場景。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師應遵循科學性和方向性原則、層次性原則。教師收集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素材,大力開展情境教學,提供近乎學生生活真實的情境,引導學生運用創設的情境結合課本知識點進行分析,鍛煉自己的思維。從生活中挖掘問題,學會自主質疑,培養自己的問題意識,因為問題是學生探索思想政治知識世界的指明燈。根據教師創設特定的生活情境,學生身臨其境,能觸景生情,激起自己的學習欲望。如在教學中提到有關于《支付手段》的相關知識點,教師可結合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授課,向學生講解模擬生活情境的片段,由一個真實的生活情境導入“支付手段”的知識點:假設一組學生充當消費者,一組學生充當收銀員,充當消費者的一組學生選購稱心如意的商品后,進行結賬時,有的使用現金結算,有的則刷卡結算,此時,教師自然而然地牽引學生投入到課本的知識點“支付手段”。因此,教師以學習生活經驗為依據,通過利用情境再現結合多媒體的教學方式,把教材內容生活化,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所學的新知識點貼切自己的生活,使其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在輕松、快樂的情境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2.內容講解生活化
興趣及需求因人而異,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興趣和需求,思想政治學科新課程包含了不同模塊,摒棄以往過于重視書本知識的現狀,在內容上實現了政治課的多樣化,這樣能滿足學生不同的發展需求。因思想政治課的教材往往是滯后于形式發展,教師在講解課堂教學內容時,應注重于政治知識世界與學生生活世界的整合,對內容進行充實與改造,把來源于現實社會生活中的新方法、新理論及新問題及時的導入思想政治課教學課堂中,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所學的思想政治知識具有時代性,課本內容緊跟形勢發展,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因此,“生活化”課堂教學體現出與生活前所未有的緊密結合,所有的內容都來源于學生生活,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
3.課堂結尾生活化
生活世界對學生的人生有著一定的意義,學生身處其中能夠體驗世界、理解世界并感悟世界。教師與學生的生活世界存在差異,各自的生活世界不同,因此,各自對自然、社會以及人生的理解、感悟使自己的情感得到真切的體驗。教師結束課堂授課時,要充分發揮“生活化”課堂結尾教學模式的優點,不斷增大學生所學知識點“生活化”的空間,這體現了思想政治課“生活化”課堂結尾教學模式的靈活性。教師應引導學生回到現實生活中“說一說”“試一試”“想一想”,如在結束教學《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時,教師可布置充滿“生活化”的課后作業,作業的內容為“你喜歡外出旅游嗎?你在旅途中進行消費時,你的消費者權益是否受到侵害?”教師利用生活事件的再現,促使學生在真實生活中積極的研究課文,理解、收集、整理相關信息,應用思想政治學科的知識探討生活中的經濟文化、生活文化、人文文化。教師通過普及政治學科“生活化”課堂結尾的教學模式,能使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找到生活和學習的結合點、感悟點,培養自己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圍繞自己的問題采用書籍、網絡、圖書館等獲取信息的途徑,從而拓寬了自己的政治知識面。
總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生活化以精選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為前提,創設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了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課學習氛圍。任課教師構建“生活化課堂”可避免傳統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庸俗化、無序化,使學生學會與生活世界進行心溝通,感受生命的崇高,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因此,高中政治課堂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具有深刻而長遠的意義,有利于促進中學生健康成長、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有利于為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吳丹丹.淺談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的生活化[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0.
[2]高興新.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考試周刊,2012.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市文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