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野
摘 要: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使體育教學能為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服務,是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的中心議題。在對中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中學體育教學推行素質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育,素質教育,對策
一、引言
中學素質教育,是指在中學階段展開的,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德育為核心,以培養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人才的教育。從此定義中可以看出,體育教育在中學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門基礎學科以其特殊的教育活動,為學生提供了獨有的、開闊的學習和活動環境,以及充分地觀察、思維、操作、實踐的表現機會,它在素質教育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體說來體育素質包括體質基礎、心理發展水平、體育文化素養、終身體育能力等內容。體育素質同素質教育一樣,具有全面性的特征,有著豐富的內容,其內容的構成也是學生綜合素質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能夠也應該在素質教育的浪潮中擔當起主力軍的作用。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使體育教學能為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服務,是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的中心議題。應該如何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廣大中學體育工作者所關心的問題,也是當前中學體育工作者所肩負的歷史重任。但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常常處于“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抓起來不要”的被動局面。為了更好地使中學體育教學順應時代的發展,消除應試教育的不良影響,促進體育教學改革,有必要對中學體育教育中的素質教育進行分析和探討。
二、中學體育教學中推行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有些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素質不高
體育教師素質的高低與體育教學工作的成效是成正比的。教師素質從兩個大方面講,一個是業務素質,另一個是政治素質。這兩項素質不高都將極大地影響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對教師失去信心,學生喜愛體育但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現象廣泛存在。由于一些教育部門不重視學校體育,對學校體育投入非常有限,許多中學體育教師的工作環境長期得不到改善,致使他們感到社會地位低,經濟待遇差,因此部分教師另謀出路,改投它行。此外還有一些教師不注意教學方法的現代化和科學化,教法和手段陳舊,教學有“形”無“神”,停留在“出大力、流大汗”的重負荷、低效率階段,致使許多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
2.中學體育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落后
有關調查表明,目前中學體育教學中競技類運動項目占統治地位,單調、機械、枯燥的技術動作成為體育課教學的主要內容。一些現代體育項目、娛樂項目等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由于各種原因及條件局限,難以進入課堂,造成中學生所學內容與社會的嚴重脫節。大部分教師只注重將單純的體育技術傳授給學生,圍繞考試達標來實施教與學,強調學生共性,忽視學生個性發展和無法因材施教,制約學生特長及創造性潛力的發展。以增強體質為名,花許多時間進行運動技術與技能的傳授,以教師為主體的課程設置單一,教學未能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沒有選擇的余地,沒有主動積極的學習過程,學生的主動性、個性、創造力都受到了較大的抑制。教學以教師為中心,課堂以傳授知識技能為中心,不注意科學的教學方法等。教學內容龐雜、面面俱到、主題分散、形式華而不實。
三、對策
1.體育教師要注重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
近年來,學校體育領域伴隨著整個教育改革的大趨勢,特別是在素質教育及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背景下,體育理論工作者提出了各種新的體育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策略,以及“以學生為主體”“研究性學習”“教學創新”“以校為本”等改革方案,中學體育教師應刻苦鉆研這些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學活動中要善于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奮斗目標,并把這種目標變成具體的要求,落實到每個學生的身上。教學生不僅要動口講,而且要做示范動作,一個準確、優美的示范動作,不僅能有效地激發學生模仿練習的欲望,而且能給學生一種美的感受和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感受到體育美,并自覺地去追求體育美,創造體育美,從而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
2.注重對學生體育興趣和愛好的培養
要使學生對體育課、體育項目或者體育鍛煉產生興趣。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體育項目的起源、特點、鍛煉價值、鍛煉方法等。同時要上好體育理論課,著重向學生傳授鍛煉的原則,練習方法,運動損傷的預防及處理方法等,使學生能夠運用重復、循環、變換等練習方法和鍛煉身體的基本原則,指導自我體育鍛煉的實踐。教師在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以豐富的教學內容,新穎的教學形式,使他們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和親身的體驗,對體育技術的學習積極性逐步加深、鞏固,激發他們參加活動的興趣。另外,體育教師在傳授技術、技能的過程中,要善于引導,誘發學生對練習項目的興趣。教材安排合理,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地安排教材,讓學生經過努力可看到成績,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在教授一個動作時,除了講解、示范外,還可以使用掛圖、幻燈,甚至錄像、電影等手段提高學生的興趣。
3.進行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
在體育教學中可以嘗試選擇開放式、自選式、俱樂部式的體育課模式。圍繞著一定的教學目標,由學生自由選擇課程、項目、自由編組、自主學習與鍛煉,教師給予必要的、最基本的指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人的活動變化規律以及學校現有的條件和設備,合理地安排教學。在教學中積極地開展創新活動,把體育教學和創造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鼓勵學生提出新方法、創造新游戲。堅持標準的統一性和運動項目及運動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特質和獨特性。同時,還可以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將多媒體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入到教學當中,形象、生動地進行教學。
4.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通過系統的中學體育知識的學習和鍛煉,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體育教學中,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努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手段,綜合考慮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制約因素,要依據學生的年齡、性別、心理、生理等特點加以區別對待,對教材和場地、器材的使用要結合教學實際,體育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通過采用豐富多彩的體育手段,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其創新能力,加強對學生體育基礎知識的教育,尊重學生個性。
參考文獻:
[1]王斌,馬冬梅,張亞平.體育素質與素質教育之探討[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1,21(2):86-87.
[2]鄭賀.中學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體育科技,2002,38(7):61-64.
[3]劉衛國,王剛.素質教育對中學體育教師的要求[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5(4):38-39.
[4]王智勇.素質教育觀念下的中學體育教學改革[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20(2):139-140.
[5]方永軍.中學體育教學中推行素質教育的探討[J].科學教育論壇,2005(10):191-192.
[6]王衛東.試論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內江科技,2009(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