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建
摘 要:隨著計算機的普及、互聯網的發展,計算機網絡信息化在各學科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在地理和計算機學科的教學中各有十余年的從教經歷,總結兩學科融合的一些心得。
關鍵詞:計算機信息技術;地理教學;融合;心得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的普及、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各學科教育的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在各學科教學中如何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使學科教學與計算機信息技術進行完美融合愈來愈成為一個特別重要的課題。筆者從教二十余載,前半段從事地理教學,后半段從事計算機教學,因此對兩個學科的特點都有一定的認知,現將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計算機信息技術解決了地理教學的空間性、時間性難題
在自然地理教學中,需要大量使用各種圖示和動畫,計算機技術的快捷、便利、大容量、交互式特點使之可以很容易地解決用傳統手段難以解決的問題,像地殼運動、地球公轉、等高線圖和一些天氣現象等難點都可以很容易地做成動畫進行演示,教師從過去手工繪制地圖的艱辛勞動中解放了出來;在經濟地理教學中,各種人文和經濟數據變化頻繁,如,人口、主要交通樞紐、工農業產品的產量、旅游地的開發等等,沒有一本教材的更新能跟得上實際的發展速度,方便的計算機網絡解決了我們資料的實時性、權威性。
二、計算機信息技術改變了教師的學習和工作方式
計算機在搜索、選擇、加工和存儲上的強大功能為教師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教案、資料、課件、習題、試卷等資源通過計算機網絡共享,使廣大教師能夠“坐享其成”。平時,電子備課和使用多媒體上課已司空見慣。通過各種論壇交流教學經驗已成為教師提高教學業務水平的一種重要手段。
三、計算機技術改變了學生學習地理的方式
過去,學生學習地理只能在課堂上向書本學,向自己的教師學,課前收集地理資料的任務讓我們的學生大感頭疼。而現在,學生通過計算機網絡幾乎可以隨時隨地查閱到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信息。網絡學習正成為學生喜愛的主流學習方式。
四、計算機技術改變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方式
傳統的師生交流主要是面對面的語言交流或書面交流。現在,計算機網絡為師生交流搭建了一個無限的平臺,師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博客、網絡電話、微信等方式進行溝通。許多教師通過自己的博客、電子郵件或學校網站布置作業和對學生進行輔導,深受學生歡迎。
五、地理教師必須大力提高計算機技術水平
《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作為教學前沿的教師、新課程的實踐者,認識、掌握并創新地運用信息技術已成必然,信息素養亦是衡量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指標。地理學科的特點要求地理教師在掌握和運用計算機技術方面應該走在其他學科教師的前頭。
六、計算機技術的運用要恰到好處
地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地理教學與計算機技術的融合應該成為我們努力探討的東西。但是,就目前來看,還不能把“融合”作為主要的教學模式。計算機技術在多數情況下還只能是輔助手段,“用不用”“怎么用”和“用多少”應根據地理教學的內容來決定。不可因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而使學生在課堂上“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更不能使之“喧賓奪主”和成為累贅。要相信,不論“現代化”到什么程度,地理教師的生動的語言、精美的板書和黑板略圖都永遠有其自身的價值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