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新富
摘 要:現代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實驗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探究實驗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創新演示性、能力性、知識性、操作性化學實驗等。高中化學運用探究實驗進行教學時,其教學過程可由猜想假設、提出問題、驗證實驗、設計方案、得出結論、反思評價等內容組成。化學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探究實驗,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還能達到強化學生化學研究意識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化學;探究實驗;分析
化學這一學科的基礎在于實驗,實驗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課堂探究性實驗;另一個是,學生探究性實驗。就高中化學中的探究實驗來講,學生探究性實驗是教學主體,而教師在課堂上做的探究性實驗則是教學的主導力量。在對某項化學未知問題進行假設和猜想時,可以讓學生對立進行,也可以由老師與學生一起進行,之后,進行化學實驗設計,再通過化學實驗來驗證假設,得出最終結論,更重要的是要對最后的結果進行評價反思。由此,可以看出,探究實驗在化學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對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更好地應用探究實驗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一、實驗探究問題分析
理論性問題、事實性問題、策略性問題,是化學實驗探究的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教學難點與重點便是策略性問題,在這一問題上教師需要加強引導。通過設計實驗來讓二氧化氮最大化地被水吸收,以這一課題為例,學生對實驗原理、儀器、方法進行了解這一部分就是理論性問題,為了能夠讓學生深入地掌握理論性問題,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講述;而事實性問題,具體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進行三價鐵離子的氧化實驗時,利用生活中學生能夠接觸到關于化學知識的內容,來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欲望和興趣,以“化學萃取”這部分內容時的講授為例,教師想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利用雞尾酒分層的化學例子,而在進行皂化反應這節課程講授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進行制作肥皂的實驗操作,并通過研究來了解生活中使用的染發劑種類、特點及對人體的傷害,來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以此作為以后化學實驗、化學學習的基礎。
二、轉變教師的教學思想
傳統的教學方法一直把教師放在主導地位,在課堂上由教師進行實驗操作,學生只是在一旁觀摩學習,沒有足夠的時間及空間來思考問題。長此以往地采用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大大削減。高中時期的學生,應該快速發展自主意識,必須進行自主的學習探究,因此,要改變傳統、落后的化學教學思想,將學生由被動接受的位置轉變為主動探索,擺脫掉依賴教師的思想觀念,只有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化學探究實驗,才能夠讓其真正地體會到化學知識的樂趣。在學生進行化學探究實驗的時候,教師要在旁進行指導,對于實驗中的疑點在講課時要明確指出,特別是實驗中的關鍵環節以及實驗中容易出錯的部分,引導學生發現化學問題,讓學生對化學實驗結果產生好奇心和內在求知欲,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并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化學實驗探究,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正確的結論。因此,想要激發學生的探究實驗能力,就必須改變化學教學的思想。
三、因材施教,營造探究氛圍
由于學生的學習程度各不相同,想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夠體會化學探究實驗教育,最適合的方法就是因材施教。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化學學習時,設計要有梯度性,這樣做是為了進行化學探究實驗時,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其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探究實驗,在設計教學時要由淺入深、從易到難。想要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首先要誘發學生參與,再根據學生反饋的問題和信息,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最后做小結。要多提供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這樣才能通過探究實驗獲得思想成果,對自己假設的實驗過程進行反思,這樣學生在處理化學問題時才能夠更得心應手,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化學學習。
參考文獻:
李靳忠.論新課標下化學實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J].神舟,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