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勇
摘 要:影響高中生學習物理的因素有學科本身的因素,也有學生心理和思維方面的因素,還有教師本身的因素。
關鍵詞:學習物理;因素;思維
高中物理難學難教一直是困擾高中物理教學的一大難題,這門學科究竟難在哪里?學生學不會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這是值得每位高中物理教師深思的問題,同時也是我們搞好物理教學的前提。只有弄清這個問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本人認為,影響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因素有學科本身的因素,也有學生心理和思維方面的因素,還有教師本身的因素。
一、學科本身的因素
物理是一門理論性、邏輯性和思維性都很強的學科,學習這門學科就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還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如平面幾何、立體幾何、三角函數、一次函數、二次函數、解方程、解方程組、極值的求法等。物理學有其獨特的研究問題的方法,如,“物理模型”“理想化法”“微元法”“極值法”“等效法”“控制變量法”等等。“物理模型”就是抓住其主要的特征,而舍去那些次要的因素,形成一種經過抽象概括了的理想化的“典型”,在此基礎上去研究“典型”,以發現其中的規律性,建立新的概念。“等效法”也是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如,力的合成與分解、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等。物理學中有不少公式是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得來的,應用物理知識解題更離不開邏輯推理,邏輯思維能力正是高中生需要培養的,也是高中生所缺乏的,也是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的主要因素之一。物理學的另一特點是實驗,實驗是探索和驗證物理規律的方法,也是物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教師的作用不僅是傳授學生物理知識,而且要讓學生認識物理學科的特點,掌握物理學的研究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二、學生的心理因素和思維因素
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的最主要的因素其實不是物理學科的本身,而是學生的心理因素。有不少學生討厭學物理,害怕學物理,他們認為物理難學,自己沒能力學會。正是這種心理使這部分學生放棄學習物理,他們把物理難度無限放大。這個因素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怎樣減輕學生的思想壓力,怎樣消除學生的懼怕心理是我們每位教師都要考慮的問題。我認為,教師在教學中,不要過分追求難度,不要總拿高考的尺度來衡量學生的水平,特別對于初學者,培養學生的興趣最為重要,每次考試題的難度過大,就會傷害一部分學生的自尊心,使一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從而放棄對物理的學習。
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的另一因素是思維因素。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他們的薄弱環節,學生大多沒有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特別是獨立思考的習慣,都是聽老師的,自己不善于動腦子,不知道怎么思考,所以就造成了學生能聽懂課,但不會做題的局面。所以說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形成一種思維模式,形成一種思維習慣。
三、教師的因素
教師在教學中總愛埋怨學生如何笨,這正是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的又一個因素。由于教師對學生的思維特點了解不夠,總按照自己的思維習慣和思維方式來教學生,總拿自己的思維能力來衡量學生,所以總覺得學生笨。中學生的思維能力還不完善,高中階段正是思維能力培養的最佳階段,培養學生的思維也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師只有把握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心理特點,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對于每一個知識點,教師要探究如何講才能讓學生易聽懂、易接受。這樣才能把學生教會,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不少學生反映:老師講課我都能聽得懂,就是不會做題。這是因為教師在教學中,把教學目標主要定為如何讓學生聽懂,沒有把目標定為如何讓學生會應用知識。學生聽懂不等于學會,甚至可以說聽懂離學會相差很遠。因為對知識的認知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認知過程是指人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地反映客觀事物特征與內在聯系的心理活動。它由人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和想象等認知要素組成。學生能聽懂說明感覺、知覺過程剛剛完成,記憶、思維和想象過程還不行。學生不會做題的原因可能是已學的知識還沒有真正形成已有的知識經驗;另外,有不少的學生是因為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缺乏,不能很好地理解題意,不能把所給的條件與所學的知識相聯系,遇到問題不能深入思考等等。所以,教師在講題的同時,一定要講清楚為什么這樣做,題中條件之間的聯系是什么,遇到同類問題應該怎樣思考,遇到不同的問題又怎樣思考……培養學生勇于思考,善于思考,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總之,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的因素很多,我們在教學中要了解各種因素,采取一些措施,盡量減少這些因素造成的不良影響,克服困難,把物理教學搞好,使學生能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物理,獲得知識和能力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