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尚東
摘 要:在教學中反饋要及時,要適時進行應用訓練,并將其貫穿整個教學中。在課堂上通過練習應用,消化新知識,達到鞏固理解的目的。但是在習題的設置上要恰到好處,精益求精,練在當練處,直指要點。對學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及時矯正,個別問題個別輔導。
關鍵詞:導讀;精講;質疑;精練
好的教學方法是師生雙邊教學過程的體現,是體現教師主導作用和充分體現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的具體表現。通過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學實踐,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一些明顯的效果。具體作法是:
一、以教材為綱,科學使用教材——導讀
為提高學生的有意注意,使他們的興趣更好地指向教材中的重點內容,采用學案導學的形式引導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熟讀課本。為達到預期效果,學案中預習題的設計要做到引領學生思維、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始終積極思索,并能通過自我探究掌握每節課的大部分教學內容。這就要求導學案的問題要以教材為依托,緊扣教學重點和難點,同時又富有情趣具有啟發性,循序漸進,使學生在愉悅中接受掌握知識。如,在學習“固定化酶”時就可采用如下預習學案:
1.高果糖漿的生產需要使用 ,它能將葡萄糖轉化成果糖。這種酶的 好,可以持續發揮作用。但是,酶溶解于葡萄糖溶液后,就無法從糖漿中回收,造成很大的浪費。
2.包埋法法固定化細胞即將微生物細胞包埋在不溶于水的中。常用的載體有_____、_____、_____、
和_____等。
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初步掌握教學內容,清楚知識脈絡,使學生通過研讀教材掌握新知。
二、準確把握教材、整體駕馭教材——精講
首先學生要預讀教材,作為老師要圍繞教學重點設計教學過程,對需要略講的知識一帶而過,而對于重點的教學內容,則需要調動一切教學手段深入淺出,重點講解。還以“固定化酶”一節的教學內容為例,以下這兩個難點問題就需要經過教師的點撥。
1.細胞的活化
提示:在缺水的狀態下,微生物會處于休眠狀態。活化就是讓處于休眠狀態的微生物重新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酵母細胞所需要的活化時間較短,一般需要0.5~1小時。
2.如何檢驗凝膠珠的質量是否合格
提示:檢驗凝膠珠的質量是否合格,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用鑷子夾起一個凝膠珠放在實驗桌上用手擠壓,如果凝膠珠不破裂,沒有液體流出,就表明凝膠珠的制作成功。二是在實驗桌上用力摔打凝膠珠,如果凝膠珠很容易彈起,也表明制備的凝膠珠是成功的。
在教學中只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放手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去探索,詳略得當,講在當講之時,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三、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質疑
為掌握學生接受知識情況的第一手材料,在精講環節結束之后,鼓勵并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去提出一些問題,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改變傳統教學中老師問、學生被動回答的束縛學生思維發展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展現自我的平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如,在介紹基因工程時,有的學生就提出為什么目的基因可在受體細胞內得以表達?通過積極思考提出與課堂所學相關的問題,經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后被解決,會使學生內心充滿成就感,必將極大地提高其主動學習的興趣,避免出現教師一言堂、只講不導、只負責教不負責學的消極現象。
四、鞏固知識,應用領會——精練
學生在課堂較短的時間內學習大量的生物知識,往往會出現理解不到位、印象不深、容易遺忘等情況,所以加強鞏固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加深該地理解,記憶也會變得更加牢固準確。
在教學中反饋要及時,要適時進行應用訓練,并將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課堂上通過練習應用,消化新知識,達到鞏固理解的目的。但是在習題的設置上要恰到好處,精益求精,練在當練處,直指要點。學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及時矯正,個別問題個別輔導。向課堂要效益,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總之,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方法,主動探索,學會學習。這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認真研究大綱和教材,充分了解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設計好合理的教學過程,向課堂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