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慈海
藥品管理法第十一條規定,生產藥品所用的原料、輔料,必須符合藥用要求?!端幤饭芾矸ā返谑赂絼t第一百零二條明確給出了輔料的概念,是指生產藥品和調配處方時所用的賦形劑和附加劑,即除了主要藥物活性成分以外一切物料的總稱,是藥物制劑的重要組成成分。按照輔料是否存在于最終成品中,可以將藥用輔料簡單分為兩類,一類是像片劑中所加的淀粉、糊精,是附于制劑一定的形式,為便于使用,其作為藥品的組成部分存在于最終成品中;另外一類輔料,只是在藥品生產過程中與藥品有過直接接觸,如中藥提取常用的溶劑—酒精,在提取完成后,一般要進行回收,并不存在于最終成品中,也按輔料來管理。2010年版中國藥典二部凡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制劑中使用的原料藥和輔料,均應符合本版藥典的規定,本版藥典未收載者,必須制定符合藥用要求的標準,并須經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2010年版中國藥典二部共收載輔料132種。我市現有在生產的藥品生產企業6家,其中四家是中成藥生產,涉及到有機溶劑提取和輔形劑、添加劑。兩家為原料生產,也涉及到有機溶液提取和精制。經過調查摸底,藥品生產中使用的輔料涉及到的品種情況如下:
一、品種情況
(一)藥典品種。
(二)不是藥典品種,但有藥用標準的品種。
(三)無藥用標準的品種。
(四)有藥用標準,但市場上習不到藥用批準文號的品種。
二、存在的問題
(一)標準數量少,標準體系不健全。目前,我市藥品生產企業使用的輔料執行的標準不統一,有藥品標準,有食品標準,有化工產品標準,有化妝品標準,還有其它標準。例如輔料中使用較多的蔗糖,其藥品標準收載于中國藥典,但至今無一個廠家注冊該品種,分析原因有三:(1)注冊程序繁瑣,周期長,收效慢;(2)資金投入高,運行成本大,風險大。藥用輔料的生產企業將要強制通過GMP認證,增加了運行成本,而且藥用輔料相比食品、化工產品管理要求嚴,風險大;(3)收益少,效益與投入不成正比。作為蔗糖生產企業,其產品大量銷往食品加工行業,藥用輔料只占生產商產量很少的比例,份額小,收入少,投入又高,風險又大,因此不愿涉足。還有一些例如色素、矯味劑,助溶劑等輔料,包括一些極個別藥品使用的較冷門的輔料,都存在投資大,風險高,使用量小,投入與效益不成正比的問題,所以很難說服生產商按照很嚴格的藥品標準生產,這些客觀因素的存在都影響到藥用輔料行業的發展。
(二)藥品標準不統一,批準文號不統一。我們國家原來藥品標準分為兩級,分別為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審批也實行兩級審批,批準文號分別為國藥準字和地方批準文號兩種形式。2001年底國家藥監局對地方標準進行了整頓和再評價,對批準文號進行了規范和統一換發,但并未對地方標準中收載的輔料標準進行整頓和再評價,造成輔料質量標準不統一的問題;也沒有對藥用輔料的批準文號進行規范和統一換發,導致現在市場上流通的輔料共四種批準文號格式并存,有國家藥監局審批的文號、各省藥監局審批的文號、原衛生部審批的文號、原各省衛生廳審批的地方文號。輔料的這種特殊現狀與原料藥和制劑地標升國標,批準文號統一換發工作混雜在一起,極易混淆,不利使用和監管。
(三)藥用輔料注冊信息不能資源共享。藥用輔料的注冊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隨著監管力度加大,生產企業規范意識的提高,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不斷有新的輔料在注冊。但前面提到的藥用輔料的四種批準文號,只有國家藥監局審批的相關信息在網上公布,原衛生部、各省衛生廳的審批資料現已無從查起,由各省藥監局負責審批的相關的信息也未明確規定在網上公布,這都給藥品生產企業審查輔料的合法性和藥監部門的日常監管帶來很大難度。齊齊哈爾第二制藥廠就是因為沒能鑒別供應商提供的虛假資質證明,購進了假冒丙二醇的二甘醇,造成嚴重后果。
三、建議
(一)加強藥用輔料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加快有關標準制定工作;加強與食品監督管理部門及行業的溝通,藥用與食用在保障人體安全方面有一定共性,可以在一定標準范圍內認可食用級產品在藥品生產中使用。
(二)加快藥用輔料地方標準的整頓和再評價,統一規范并換發藥用輔料的批準文號。
(三)對于使用較少的輔料可以要求使用該輔料的企業參與標準的制定,并于制劑注冊時一并注冊該輔料的質量標準。
(四)國家應對所有注冊在案的藥用輔料的相關資料收集整理后于一定渠道進行公示。
(五)在藥用輔料使用趨于規范的一段時間內,國家應根據現實情況不斷出臺一些可操作性較強的政策和制度,積極引導和規范企業的使用行為。
(作者系湖北省荊門市食品藥品監督檢驗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