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式



展覽時間
2013年9月15日-12月8日
展覽地點
時代美術館(廣州)
皮皮洛蒂的作品是能讓人靜下來的。無論如何,任何作品都需要靜下來去看。但靜下來細細觀看卻在今天的當代藝術展覽中變得極其艱難,格羅伊斯深刻地體會這一點,他說面對某件作品,我們總是暗暗告誡自己再看一眼,再多看一眼。觀看是需要平心靜氣的,但我們卻不能,這源于我們今天所面臨的集體病癥:焦慮。一方面,在快速變化、流轉和更新的社會系統中,我們的行動已被強加上變速器,我們不能慢,也不能容許自己慢。盡快地完成眼前的事情,匆匆地奔向下一個地方,永遠感覺總是好像有一個極其重要的事情或者是機會在等著你。另一方面,則是作品對觀眾造成壓迫。除了那些審美化的作品之外,觀看今天的繪畫、攝影,特別是裝置,大都有一種猜謎語的感覺,如果不能快速的猜到謎底總是讓人焦慮和惱怒。
但與其說觀看皮皮洛蒂的作品,絕不如親身體會來得更準確。看總是期待著某種結果并且是可以用語言去描述的,而身臨其境則是有著對過程的體悟和玩味,這其中耐人尋味的地方很多時候是語言無法形容的。這也應該是皮皮洛蒂將開幕晚宴安排在展廳中間的用心之處,席間客人們輕松交談,觥籌交錯,這個時間你不會因為對作品無法把握而產生任何焦慮,你甚至不用正眼觀看大屏幕上的畫面,但緩緩流動的畫面始終縈繞在你的周圍。偶然之間,余光之處,你會突然感到一陣眩暈,腳下的地面就像列車窗外的風景快速地向后移動。
如果不能親臨現場而只看印刷品上的圖片,那么對于皮皮洛蒂多么美妙的解釋都是無效的。圖片無疑是一張生硬的局部定格的物象,而物象是定的,是死的,是失卻氛圍和溫度的。
是供人分析的。但在現場,觀者的身心則會整個融入到皮皮洛蒂式的獨特曼妙之中。這種獨特是由巨長的同步投影所構成的,皮皮洛蒂將時代美術館100米長的狹長墻面變成一個獨立的大屏幕。屏幕上的畫面則是由對面墻上的13臺投影儀同步播放,每秒播放50幀,而每個投影之間的誤差不超過2幀。這對技術的要求是極高的,由此也可感覺到皮皮洛蒂的細膩與嚴苛。
當然,細膩應該是皮皮洛蒂創作中最重要的品行。無論她作品中出現的女人內褲、花朵、花瓶,還是翻耕的泥土,粗糙的樹枝和手指,這些都是細膩的女人善于把握和運用的素材和主題。無疑,皮皮洛蒂的作品有著強烈的女性主義色彩,但皮皮洛蒂不同于其他女性藝術家的則是,她始終是將這些日常被我們所忽視的東西變成一種有溫度,有情感的畫面和作品讓我們重新感受,而其他女性藝術家則大多數是將這些素材變為隱喻和象征,最后成為需要我們去撕下來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