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萬華 馬慧芬 史美
近幾年來,隨著武漢市經濟的迅速發展,交通擁堵問題愈發凸顯,探尋有效的治理對策,解決武漢市交通擁堵,已成為武漢市相關管理部門急需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
一、武漢市交通擁堵現狀
隨著武漢各城區、各商圈之間經濟聯系愈加緊密,通過漢江、長江的車輛急劇增加。僅以過長江為例,2011年僅日均過長江交通量達到39萬輛,比2010年增長了9%。武漢市連接武昌與漢口的過江車流量巨大,而現有的過江通道又明顯不足,使之過江通道附近的主次干道交通壓力增大,而在高峰時段,又得不到有效的緩解,交通堵點容易溢出擴散,必然形成交通擁堵。
根據《2012武漢交通發展年度報告》藍皮書顯示,去年,主城區高峰時段車流超萬輛的路口已高達16個。據《2012年武漢市交通狀況》藍皮書,2011年,中心城區高峰車流量過萬輛的路口已達16個。高峰小時車流量大于1.5萬輛的路口有2個,車流在1萬-1.5萬輛之間的路口有14個。
據調查,武漢市現在交通擁堵最突出的有5條路段。其中在高峰時段車輛容易發生嚴重的有7個路口,交通擁堵嚴重影響了市民的生活質量,影響了城市快速發展。
二、武漢市交通擁堵的形成原因
(一)城市規劃不合理
就武漢市的城市規劃布局來說,城市交通建設缺乏整體的、科學的發展規劃。在漢口、武昌、漢陽存在大量的老城區,應該適時調整老城區用地的布局形態。再就是在規劃上,很多十字路、丁字路規劃的不合理,現有的武漢過江通道,也就一橋、二橋、隧道,然后就是白沙洲和天興洲,以及新建的二七大橋,僅僅六條過江通道,對于擁有千萬人口的武漢來說顯然難以滿足交通需求。
(二)城市道路網絡不完善
武漢市道路網絡以放射路為主,環形和方格網相結合,分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3個交通功能級別。由于主干道、次干道路網密度偏低,致使城區車流速度較低,無法滿足現有車輛及各類出行流量需求。放射形道路網的主要特點是以市中心為圓心向四周輻射,形成蜘蛛網狀,但這種布局容易使得中心城區交通壓力較大,與周邊地區的聯系不便,主城區無法分流有時使得周邊區域也形成嚴重的擁堵,并不斷擴散。
(三)私家車增長過快
武漢市機動車擁有量迅猛增加,目前已突破130萬輛,導致交通擁堵從中心向外圍不斷擴散。未來幾年內,武漢機動車保有量還將持續快速增長。到今年年底,全市機動車將接近140萬輛,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未來四年內,武漢機動車就將突破200萬輛。在新增的機動車數量中,私家車又占據主體地位,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保持高速增長。
(四)地鐵施工等城市化建設加大交通壓力
武漢正處于城市綜合建設的高峰期,各處交通建設增多,而正在施工的建筑物也多達5000多處。軌道交通建設方面,武漢市近幾年加快發展軌道交通以期緩解交通壓力,建成的1、2號線已投入使用,但在此基礎上又批復了3、4、6、7、8號線,計劃在2017年都將基本建成,達到213.5公里的總規模。這些城市化建設項目同時開工,對本來交通量大、不堪重負的道路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加劇了交通擁堵。
(五)停車難影響城市交通
武漢大多數樓盤停車位規劃不合理,多樓盤開發過程中并沒有規劃較多的停車位。這使得停車難愈演愈烈。比如白沙洲附近的某新開樓盤一期工程共有500多戶商品房,但提供的停車位卻只有300個。在百步亭、常青路等一帶老社區則根本沒有停車位可言,業主只能在人行道上停放。隨著武漢私家車保有量的逐年激增,停車位的缺口越來越大,沒處停放的車輛堆積在道路上勢必對城市交通造成不利影響。
三、治理武漢市交通擁堵的對策
對于武漢市交通擁堵的治理,除了借鑒國外一些成功的經驗外,如實施需要管理政策、TOD政策,大力發展智能交通系統,還應根據武漢市交通擁堵的具體原因,因地制宜地制定治理政策,實施有效治理。
(一)加強城市規劃,優化道路網建設
武漢市必須采取措施加強城市規劃,完善道路網系統。在科學規劃的指導下加快城市主、次干道和快速路建設,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做好城區主干道、環城線、重載車道和快速通道的區分,使各類型的車輛各行其道,互不干擾。打通現有的斷頭路,改善丁字路段,增加支路,提高支路利用率。在交通流量十分巨大的路段,因地制宜地建設一批立交橋、地下通道、過街天橋和停車場等,增加道路空間資源,建立起四通八達的城區道路網絡。
(二)控制私家車的增長速度,實行限行政策
面對私家車數量激增的現狀,武漢市應控制私家車的過快增長。針對高峰時段私家車混亂出行的問題,采取錯時上下班的措施減少交通壓力,或者在高峰時段對于重要路段收實行單雙號限行政策。
(三)盡量減少各種施工對交通擁堵的影響
緩解武漢市交通壓力而推行的各項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是非常必需的。為減少這些市政工程建設造成的交通擁堵,在大規模市政建設統籌安排過程中,應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盡量縮短施工時間。在確保工程施工高質量、無事故的前提下,全速推進工程建設,盡可能減少其對交通的影響。同時,合理安排道路建設工程的施工時間,錯開交通高峰期,盡可能在晚上安排道路建設工程的施工,以最大限度減少因道路建設工程的施工帶來的交通擁堵。
(四)加強停車規劃與管理
針對武漢市現在停車難問題,必須加強停車規劃與管理。對于私家車增長過快,應增加停車設施,從停車位的建設、管理方面同步實施。按照公共停車場建設規劃,大力建設路外公共停車場,增加公共停車泊位數量。對于經常性擁堵的地段,應該按需求收取一定的停車費用,限制私家車的進入,并規范停車位置,減少交通擁堵的發生。
(五)提高全民交通法制觀念
首先,可以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交通宣傳教育活動,拓展交通安全宣傳覆蓋面,提高出行者交通安全知識普及率,從而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識,以減少由于人為造成的交通事故而引發交通擁堵;其次,要加強對于交通秩序的管理,嚴厲打擊不文明的交通行為,改變部分市民的交通陋習,對于違法違章行為要嚴肅處理,以提高行人車輛的自覺守法意識;最后,應加大對各種違法違章行為的查處力度,對違法停車、違法占道、超速行駛、酒后駕駛等容易造成交通擁堵的行為給予嚴厲打擊,促使其規范停車、規范駕駛,減少因違反交通法規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和交通擁堵。
參考文獻:
[1]劉亞潔.西安市城市交通擁擠問題及對策研究[D].長安大學.2010.
[2]田矗.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初探[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9(5).
[3]喇娟娟.城市道路使用費的經濟學依據與困境[J].交通世界,2011(12).
[4]陳方,戢曉峰.城市交通管理政策體系研究[J].內江師范學院報,2010 (11).
[5]楊光燦.上海城市交通擁擠問題及對策研究[D].同濟大學.2008.(02).
[6]朱從坤,楊瑩瑩.道路使用收費基本原理與實踐[J].遼寧交通科技.2004.(02).
[7]付宏偉.我國城市交通擁擠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
[8]黃慧,孫艷林.武漢軌道交通融資方式選擇[J].現代商貿工業, 2010.(12).
[9]李亞晶.公交優先與緩解城市交通擁擠的研究[J].交通世界,2012(12).
[10]林有心.我國城市交通現狀的問題分析及發展對策[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7.(03).
[11]A .Michael ,P.Taylor,E. Woolley Integration of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traffic congestion studie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Volumes,Issuesl-6,February-December2000,Pages 257一28.
[12]Hudson,J.G. Congestion Management System Practices[R].Texas: Texas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 2002.
(責任編輯: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