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秀英
摘 要:長期以來,嚴重困擾著我國中學生英語學習的難點之一是聽力,而且作為語言學習的基本功,聽力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大多數中學生雖然學了幾年英語,但在聽力練習的過程中,只抓住了幾個詞匯,卻錯過了其他主要內容,經常是費勁其力而不知其所云。
關鍵詞:英語聽力;訓練;技能
聽力的訓練方式有很多,大體可分為兩大類:(1)在聽的活動中有明顯的語言分析,分析從單詞、詞組發展到單句、句組,要求學生分步聽,并完成一定的任務;(2)在聽的活動中無明顯的語言分析而直接達到對內容的理解,也指在聽力基本功訓練的基礎上進行整篇的聽力練習。聽和說在交際中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訓練過程中,必須使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即進行必要的重復、模仿、應答、討論、演講等形式的訓練,使二者相輔相成,從而從根本上提高聽力水平。在對學生進行訓練聽力技能培養的過程中,本人認為,還應涉及如何堅持訓練,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等諸多層面的問題。在數年的中學英語教學中,本人作了一些淺顯的探索,現就歸納出三種訓練模型。
一、模仿型訓練——旨在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聽音和讀音習慣
英國著名語音學家D.Johns曾談到,良好的聽力訓練在外國人學習英語啟蒙階段對克服語音困難能起到重要作用。正是這樣,在教學中學生需要通過聽來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掌握正確的意群、連讀、弱讀、失去爆破、清音濁化、同化音等讀音技巧和節奏。要學生模仿所播放的語音是為了讓學生聽得懂它們,并能識別一些語言特征。在初學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讀準單詞發音的基礎上,先進行句子的朗讀練習。從陳述句到疑問句,從簡單句到復合句,培養學生語音語調的感覺和句子意群處的自然停頓能力。在此基礎上,可以對學生進行語段的聽力訓練,為了減輕學生的壓力,可以先從現有教材中取材,以學生熟識的語段為訓練材料,讓學生進行模仿聽讀。對課外的材料,教師可以先進行適當加工處理,如通過拉長語段時間、句與句間的停頓來放慢速度,但仍然保持語段內、句內的正常速度。在整個聽音活動中,教師應該提醒學生結合拼寫,建立音形關系,配合朗讀,讓學生模仿地道的本族人發音,用聽帶動讀,通過“規范行動”養成良好的聽音、語音習慣。
二、復述型訓練——旨在讓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在聽力訓練中,我們往往發現學生容易停留在聲音的捕捉上,缺乏對語義的理解,即重新組織語言材料的能力。據有關指導書籍的闡述,聽力技能應包括辨音能力、結構識別能力、基本概念識別能力、選擇能力、重點復述能力、記錄能力以及記憶能力等。聽力能力的訓練同其他語言能力訓練一樣,有其獨特的規律和特征。教師從辨音和結構識別的技能著手從易到難,即使播放短文也一定要由簡入繁,要控制好生詞和語法現象的出現。首先,教師將短文錄音播放二至三遍,使學生對所聽的語言材料獲得初步印象。此后,教師可按程序將材料中的關鍵詞、詞組、句法抄寫在黑板上,或利用掛圖,播放錄像短片等形式,讓學生邊聽邊看,然后再講,即盡最大努力讓學生復述出來。再者,教師可根據錄音,巧妙地運用暗示或設置一定的情景,讓學生從聽的內容觸景生情,使其對之有較深程度的理解,并自然而然地表述出來。眾所周知,要聽懂、理解和消化一篇文章,取決于聽者對某一事物的熟悉程度,因而在交際過程中,一方面要側重快速識別語言能力的訓練,另一方面要掌握較大的詞匯量、較豐富的語法知識,因為聽是輸入信息的環節,是表達思想時的語言知識的儲備過程,通過復述,用聽帶動講,一講促進聽,二者相得益彰。
三、定向型訓練——旨在讓學生牢固掌握語言知識
1.問答訓練。要求學生在聽完材料后,能完成一些設定的練習。如,回答問題,做好多項選擇題或是非練習題。這項工作可以放在平時對教材的教授過程中,尤其是可以充分利用牛津英語的以下這些課時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intergrated skills 和 main task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例如,教師可以結合課文進行提問,用一般問句和特殊問句的效果比較好,也較為生動活潑,學生可以做出積極的反應。教師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學生是否真的聽得懂。
2.經常做聽寫練習。由于學生對語言材料能聽懂并記錄下來需要一定的語言基礎,所以聽寫對語法、詞的學習是很有促進作用的。這項訓練可以從聽寫單詞入手,而后聽寫句子,最后聽寫段落;從要求學生對單詞聽得懂和拼寫得準確到要求學生正確理解句子和段落;從訓練學生聽寫學過的內容到聽寫課外材料,逐步提高聽寫的準確度。剛開始聽寫句子或段落時,教師可以放慢語速,如果句子稍長,教師還可以在句中相應的地方制造停頓,降低難度,盡量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會對“聽”產生畏懼心理。在此基礎上逐步加深難度,最終提高學生聽的能力。
3.除了圍繞課文活動外,我們還應對現成的有聲資料進行大量的聽的練習,突出聽力訓練,強調“聽力理解”,把聽懂放在首要地位。可以把不完整的短文印發給學生,同時再附上一組任意排列的短語、詞匯,讓學生反復聽錄音,在短文缺漏處稍作停頓,學生從表中選擇詞語補充,使句意完整,直至錄音放完。類似的練習還可以做一些詞語排序,例如,放錄音前將詞語順序打亂的材料發給學生,要求學生聽完兩遍錄音后,將詞語重新排序,或做一些以讓學生理解文章細節為目的完形填空練習。
在以上三種訓練過程中,學生大腦高度集中,又對語言信息符號較為直觀地輸入和理解,所積累的語言知識不斷增多,從而日益提高聽力水平。除了這三方面,在培養學生的聽力技能的過程中,還應該通過各種手段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掌握讀音規則,提高學生單詞拼寫的準確率;熟練掌握語法知識,從而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所聽的內容;盡可能多地掌握習語和短語,包括諺語、成語等;最后多給學生介紹英語國家或地區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增進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這些做法都與聽力技能的提高密不可分,并為其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日新月異的教育改革的今天,隨著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采用,在語言學習中的“聽”作為學生吸收各種知識最原始的途徑,在時間分配比例上也應相應地提高。要讓學生真正全面地學好英語,就一定要注意聽力技能在整個英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要盡力創造各種有助于聽力提高的學習條件和環境,更加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聽力技能。
參考文獻:
[1]馮博.提高中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途徑[J],考試周刊,2010(07).
[2]代月合.淺談初中生英語聽力水平的訓練[J].山西教育:教學,2010(02).
[3]吳曉聰.淺談初中生英語聽力技能的培養[J]新課程:下,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