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鴦鸝
摘 要: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我認為要提高音樂課的課堂教學質量,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的能力。就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音樂進行了初步的探究。
關鍵詞:學生;自主學習;音樂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點撥。下面就談談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營造自主學習音樂的氛圍
在音樂課上要想使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想象力,教師必須創造一定的情境,把學生的學習變得自由、開放,學生在輕松的環境里,懷著愉悅的心情,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創造潛能。如,我在教學《早晨》一課時,首先為學生播放《早晨》的曲子讓他們聆聽,再反復聽一次,同時要求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在音樂的氣氛中尋找感覺,自由聯想。結果學生有的說聽到了小鳥飛來的叫聲,有的說聽到了河水在潺潺地流動,有的說聽到了花兒開放的聲音等。與此同時,我拿出了相應的樂器讓學生自己動手在樂器上敲敲、打打,尋找音樂里的音色進行伴奏,從而使教學活動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二、激發自主學習音樂的興趣
興趣,是人們認識某一種事物的傾向。沒有興趣,學生就不能積極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借助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和他們的年齡特點,才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他們自主學習音樂的能力。比如,在學習民歌“信天游”時,我選用了流行歌曲《黃土高坡》作比較,學生對《黃土高坡》這首歌非常熟悉,他們能夠自己分析、比較并得出結論:該歌既具有陜北民歌的高亢、嘹亮、粗獷,同時也稍帶有搖滾節奏。總之,有了學習興趣,也就有了自主學習音樂的動力,也就有了學生自主學習音樂所體驗到的收獲的喜悅。
三、優化自主學習音樂的過程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要變傳授式教育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關鍵在于優化學習過程,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思索問題、解決問題。優化自主學習音樂的過程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通過提供開放式和趣味性的音樂情境,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自主學習的愿望。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結果要給予肯定,以培養和保護他們的自主學習精神。在歌曲《好日子》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藝術源于生活,音樂源于生活。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好日子》這首歌曲就洋溢著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憧憬。”從而自然而然地進入到新課的教學,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引導學生進行即興式的自由發揮與創造活動。鼓勵學生的“非正常思維”,鼓勵他們的“多向思維”與獨創性。如,在進行音樂欣賞教材《牧童短笛》一課的教學時,我讓學生一邊欣賞音樂,一邊叫男、女兩個學生上臺來進行即興式的表演,鼓勵他們即興發揮、大膽表演,表達自己對樂曲的感受。男學生模仿吹笛子的動作,和著節奏做著歡快的動作;女學生蹦蹦跳跳,一會兒表演捉蜻蜓,一會兒表演采野花,動作舒展優美。這不僅深深吸引了學生,還強化了大家對音樂作品的感受,使全班學生獲得了知識。
3.注重在動態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精神,主動去發現美、享受美和創造美。如,教音樂欣賞《金蛇狂舞》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把樂曲仔細地聽一遍,感受樂曲的力度、速度和情緒。然后在播放第二遍的時候,要求學生上臺來和著樂曲進行表演,結果有一個平時從不主動舉手發言的學生舉手要求上臺表演。這個學生和著樂曲的節奏,樂曲結束時還做了一個別具一格的造型動作。由于舞姿不美引起了學生的哄笑,我卻及時地給予了肯定:“大家都沒想到以獨特的造型來結束樂曲,而這位同學想到了,真棒!我們所欣賞的是《金蛇狂舞》,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金蛇狂舞的‘狂字,剛才這位同學的造型動作的確很夸張,但老師認為他恰好充分地表現出了這段樂曲的特色,他的造型很特別,讓我們再一次為他精彩的表演鼓掌。”之后,我看到剛才上來表演的學生羞澀地笑了,笑得很開心。
在自由的音樂氛圍中,有了濃厚的學習音樂的興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會被充分挖掘、發揮出來,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就會提高。
(作者單位 浙江省樂清市城東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