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君麗
一、案例背景
教學對象為高職一年級學生,全班共有45人,其中有十幾個男生。這個班令所有任課教師頭痛不已,班風差、學風不濃、紀律糟到了極點。就連寥寥幾個英語基礎稍好的學生上課也無精打采。下面是一段和物理老師的有趣對話足以證明:
“舒老師,英語課上還有學生聽講啊?”
“……最多七八個女生吧……”
“啊呀!好羨慕你啊,我的物理課最多兩三個學生在聽,上課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我在自言自語,我出題我自解啊。”
“……”
這就是實際情況。
更糟的是,這些學生兩年后還得參加成人高考!英語還是必考科目!怎樣才能讓他們想學呢?我嘗試了很多方法都不管用,找他們談話,他們說:“老師,你別管我了,我初中英語就不好,老師讓我不打擾他上課就行了。下次你上課我不講話了。”找家長吧,家長也是長吁短嘆……
我感到痛苦極了,無奈!無聊!無語!有一段時間我甚至害怕走進高職一年級,害怕一個人去唱“獨角戲”。用時下課堂最時髦的一句話來總結,“姐上的不是課,而是寂寞呀!”
二、案例描述
那次,我有事跟體育老師調了一節課,我上課之前特意在黑板上寫了通知,明明白白告訴學生下節體育課上英語。可是等我去上課時,班上連一個人影都沒有,我攔住一個其他班的學生請他到操場把學生叫回來。寒風里,我站在教室外足足等了25分鐘,直到凍得我渾身發抖,終于看到兩個女生晃晃悠悠地來了,一會兒,其他學生也陸陸續續晃回來了,我問清了情況,證實學生是故意跑去操場的,他們說就喜歡上體育課。我非常生氣地告訴他們因為今天的事他們每人英語平時成績都被扣掉50分。由于新課改提倡過程性評價,繼而我又告訴了他們平時成績的重要性。學生被我這突如其來的一招擊蒙了,在相互責怪……機會來了!機不可失,我趁熱打鐵,“當然,我們有罰有賞,如果想得分就在英語課堂上積極表現吧……”老實說拋下這句話后我心里一點兒底都沒有,因為他們對于學習有太多的不在乎。
下次我帶著忐忑的心去上課,出人意料的是!那幾個英語基礎稍好的學生竟然積極舉手發言了,我沒食言,表現好的就加分,而且立刻兌現。更令人驚訝的是那些英語還有點基礎,但是因為班級沒學習氛圍,平時上課總是睡覺、看小說、偷偷玩手機的學生也被感染了,竟然也主動舉手發言了。
課堂上大多數學生都能“動”起來了!
還有十幾個男生,他們的英語幾乎零基礎,甚至是“負零”基礎——就是不僅沒有基礎,還對英語學習有著很大的抵觸情緒。這么說吧,他們就是連英語26個字母都背不全,單詞只知道寥寥幾個,更別說翻譯句子和寫作文了,情況就這樣的糟糕!而且他們還認為他們的英語已經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了。可我不想就此罷休!我還在思索!我想讓他們也能跟著“動”起來。新教學理念是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我絕不放棄他們!哪怕從字母開始給他們補課,課堂上也不讓他們置身度外。現在,英語課可以這樣上,我把全班學生分成五組,事先布置好任務,學生或組內相互討論、或組內分派任務到個人頭上、或組別之間進行PK賽等等。在這樣做之前,我特別跟五個組的小組長談話,讓他們在分配任務給組內的學生時,一定要照顧到這十幾個男生,既要讓他們能跟上我們的步伐,又要考慮到他們的實際情況,要把他們能夠完成的任務,或者感興趣的任務分派給他們。譬如,上網查資料、讀單詞等等。總之,在小組活動的幫助下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了。這十幾個男生也因為組內榮譽——即一榮俱榮,一恥俱恥而有所作為。讓他們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來,創造機會讓他們說,雖然等待的時間會長一些,很多時候課堂教學內容還會因為他們而卡后,但我會耐心地等待他們,期待他們,聆聽他們,尊重他們,雖然到現在他們的英語成績還沒多少明顯的進步,但我相信他們會一步步跟班級其他學生的步伐。
記得海爾集團的CEO張瑞敏曾經在發表演講的時候說過:“人不成熟的第一個特征:就是立即要回報。他不懂得只有春天播種,秋天才會收獲。很多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剛剛付出一點點,馬上就要得到回報。學鋼琴、學英語,剛開始就覺得難,發現不行,立即就要放棄。很多人做生意,開始沒有什么成績,就想著要放棄,有的人一個月放棄,有的人三個月放棄,有的人半年放棄,有的人一年放棄,我不明白人們為什么輕易放棄,但是我知道,放棄是一種習慣,一種典型失敗者的習慣。所以說你要有眼光,要看得更遠一些,眼光是用來看未來的!對在生活中有放棄習慣的人,有一句話一定要送給你:“成功者永不放棄,放棄者永不成功”。”這句引言是用來共勉我和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