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彥山 張明彥
摘 要:人的發展關鍵是人格發展。健全人格培養的重要途徑是尊重,它著眼于對自我、他人、社會、自然、科學等內容的教育,旨在用人的心靈改造來建塑人格?!白鹬亍钡慕逃绞绞且环N智慧、一種藝術,同時也是一種享受的教育。
關鍵詞:尊重;學生;健全的人格
審視當代的中學生,我們不難發現,其主流是積極的、健康向上的。但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經濟成分的多樣化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利益個體的多元化,帶來了價值觀念的多元化,造成一些人陷入深深的精神迷惘和人格危機中。甚至有些學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人格上的缺陷,如,缺乏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及道德感,甚至出現偏執性人格、爆發性人格等。
古人云:“學好千日不易,學壞一日有余?!睘榻鉀Q這一問題,我們必須以前瞻的理念來思考目前學生出現的人格健全問題,以“尊重”的教育方式著力幫助學生解決人格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用“尊重”的教育方式,就是要以人為中心,突出人的發展,發掘人的潛能,調動人的欲望,即把人作為道德主體來培養,促進人的道德發展和人格的提升。
一、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要做好以下工作
(1)確立一個理念;(2)搭建一個舞臺;(3)設置一個引擎。其中,理念是開展尊重教育的前提;舞臺是實施尊重教育的載體;引擎是實施尊重教育的有效手段。
1.確立“理念”——將“尊重”的教育方式生活化
“理念”具有激勵人的功能,也是一種行為準則;能夠起到規范人、指導人的作用,可以培養受教育者向上的精神。尊重教育當“以人為本”,關注人的生命存在,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成長和未來,讓學生的道德認知、情感、意志、行為才能和諧統一,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2.搭建“舞臺”——課堂
從某種意義上說,單獨的“尊重教育”是不成立的,它應該融合在學科教育、人生教育、社會教育等之中。因此,“尊重教育”必須建立在以課堂教學為核心的基礎上,即在“課堂教學中主動滲透,課外活動進行延伸和補充,日常生活加以熏陶和感染,在社會實踐中鍛煉成長”的全方位、立體式的尊重教育工作模式中加以進行。
課堂教學是“尊重教育”的主陣地,課堂不僅是傳授知識的殿堂,還是師生之間相互認知、了解,建立友誼和不斷交流的載體。把尊重教育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找準切入點,創設尊重、信任、理解、關愛、愉快的課堂氣氛,以自然而然的方式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讓課堂變成發展學生潛能、釋放能量、展示自我的殿堂,在這中間,學生潛在的正能量得到釋放,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正確的人格取向就會得到激勵,從而引導學生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3.設置“引擎”──重視尊重教育的方法
學生健全的人格關乎他一生的形象,讓學生學會尊重、學會做人是一個永遠沒有終極答案的教育課題。努力培養好學生健康、積極、樂觀、向上的品格,讓其不怕挫折、充滿信心、善于自我調節,學生就會形成健全的人格,受益終身,成為社會、國家的棟梁之材。
塑造學生健全人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從小處著手,從全局著眼。
二、開展尊重教育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注意
1.要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
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范,通過社會輿論對人們的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教師要把道德與教育聯系起來,使學生形成理解道德規范與建設道德規范的能力,從而在做人原則、情感態度、品德素養、是非觀念、價值取向等方面,講道德、守規范。這樣,對個人修養的形成、對家庭成員的和諧、對社會風尚的建構均有重大意義。一個道德取向正能量的人,在社會中會得到普遍認可,也就會得到人們的普遍尊重。
2.要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
誠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之本,一個人只有內心誠實,做事才能講信用,有信譽,才能贏得人們的信賴和尊敬。一個誠信的人,在任何社會、任何時代都是會得到認可和尊重的,誠信對學生健全的人格形成大有裨益。
3.要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
感恩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個中學生必備的品德。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教師對我們有教育之恩,社會對我們有關愛之恩,祖國對我們有呵護之恩……對于這些我們首先要知恩,心存感激。一個不知感恩的人在社會上是得不到別人尊重的,我們要讓學生從小在心中懂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愛幼”“尊敬師長”“尊重別人”的選擇與努力,感恩家長、社會、同學、師長對你的幫助,學會尊重與被尊重。中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教師要教育他們懂得這方面的道理。
除此之外,培養高中學生健全的人格,還可以從仁愛、榮辱、理想、拼搏、競爭等方面入手,這些都體現了尊重教育的本真。尊重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培養完美人格,而健全人格的塑造,又是人心靈得到凈化的標志。
總之,教書育人是一項長期而細致的工作,要以人為本,關注下一代的健康成長;要以對學生、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負責的心態教育學生,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學生個人的人格,只有得到健全、積極的塑造,才能充分開發出他們的“智商”,激發他們的“情商”,才能增強他們的社會公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塑造自強、自力的完美人格形象。各位教育界的同仁們,“尊重”的教育方式是一種智慧、一種藝術,同時也是一種享受的教育。
(作者單位 北京市第19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