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霞
2013年3月22日,全國著名教育專家甘肅省中小學課改研討會在蘭州召開,全省各地、州、市語文教研員、各中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等3000余人參加了活動。筆者有幸出席,在會上觀摩了幾位全國著名教育專家執教的語文示范課,獲益匪淺。這些教師以嶄新的理念、全新的視角、新穎的設計和靈活的方法把課上得生動活潑,體現了新課改以來語文課堂發生的顯著變化,贏得了學生的歡迎和好評,同時也得到同行和專家的贊許和認同。我以為有以下幾個特點值得學習和借鑒。
一、品味語言,讀寫結合
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執教的《荷花》,教學中從字詞入手、抓住重點句段,在聽、說、讀、寫等方面進行了多樣化訓練。于老師特別注意讓學生品味語言,讀寫結合。于永正老師通過讓學生換詞比較,悉心揣摩,寫話交流,充分領悟作者遣詞造句之準。尤其是順勢承接的想象寫話環節,更讓學生在憑借文本的基礎之上適度地超越文本,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對語言文字材料的內化及拓展,突出了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達到了語文教學的全新境界。
二、真情誦讀,叩開心扉
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韓軍老師上的一節課給學生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他講的是當代著名散文作家、詩人趙麗宏的《致大雁》。這篇散文詩創作于1982年。作者通過謳歌大雁為了心中的信念,畢生飛翔、畢生拼搏、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精神,表達了自己的審美理想和執著追求。韓軍老師以自己聲情并茂的誦讀叩開了學生的心扉:
在澄澈如洗的晴空里,你們驕傲地飛翔……
在烏云密布的天幕上,你們無畏地向前……
在風雨交加的征途中,你們快樂地歌唱……
秋天——向南;春天——向北……
精彩的誦讀,使文本深邃的內涵、高尚的情操、優美的語言自然流淌,使學生的審美情感油然而生,有關的心理活動隨之活躍,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動的美感愉悅中,進入了散文詩的優美境界。記得一位作家說:“寫作,就是燃燒自己的生命。”其實,語文教學又何嘗不是這樣,它要求語文教師付出更多的真情,韓軍老師即是如此。他讀得那樣投入、那樣動情,充滿生命激情的張揚和律動。所有這些,似乎都在朗讀中潛移默化地完成了。也使我們真正感受到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所說的“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的豐富內涵。
《致大雁》一共有五節,韓軍老師只和學生學習了第一節。他說,僅這一節就夠了,另外四節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悟,這就是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千萬不要低估了學生的感悟能力,他們的理解水平是很高的……他還一再強調:千字文(千字左右的文章)就應該一課時完成,多了就是浪費學生的時間,就是少、慢、差、費,就很難完成語文課改的歷史使命……韓軍老師精彩的課堂教學給我的感受是,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不在于教師教了多少,而在于學生學到了多少,不在于教師教得怎樣,而在于學生學得怎樣。這就是全國名師九節課給予我們的啟示,也是這次全省研討會的魅力所在。
(作者單位 甘肅省金昌金川公司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