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慶
摘 要:在閱讀教學中尊重文本,尊重學生,有效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教學方式,教學的效果會大大提高。
關鍵詞:閱讀教學;尊重文本;尊重學生;課堂高效
教育學專家說過這樣有意思的話:“在今天中國的教室里,坐著的是學生,站著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這種局面恰恰打了個顛倒,站著的先生占據著至尊之位,而坐著的學生的軀體內,卻掩藏著一個戰戰兢兢地站著,甚至跪著的靈魂。”誠然教師的威嚴可以樹立師者的威信,然而如果多一些尊重,師生關系會更和諧。
在閱讀教學中更是如此,教師喜歡強勢介入,過度的講教,使得學生與文本不斷隔離,從而無法真正地觸摸與親近,在當前的閱讀課上這種現象往往屢見不鮮。閱讀教學中對文本多一份尊重就會多一種解讀方式;對學生多一份尊重將會多一些精彩,更添一些活力。
—、尊重文本,回歸真實
1.課堂教學要有更多的時間來閱讀文本
現在的課堂,比較而言,我們的學生明顯的是閱讀量偏少,做練習題偏多,課堂上繁瑣的分析不斷。課堂上,教師一再強調寫作手法、中心主旨、思想感情,而閱讀卻少之又少。由于提倡合作交流,現在課堂的討論也增多了,有些討論意義不大,很容易以這樣的討論來取代文本的閱讀。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稍稍放手,給學生一些閱讀的時間,讓學生產生自己閱讀的感悟。也許這些感悟不一定正確,也不一定完整,但是這些都是學生親身閱讀的體驗,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教師不應該為了應試而采取啰嗦的講解和大量的習題模式,而應該是為學生長遠的發展,健康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素質服務。
2.課堂教學要盡可能正確、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于是許多語文教師,把生活的“活水”引入課堂,同時努力為學生創設語文活動實踐的機會,把語文閱讀學習延伸到課外,語文閱讀教育因而變得生動有趣。然而,有些語文教師的課堂開放之后,出現了教學目標的迷失現象。新課標強調探索,進行探究性學習應該是語文教學走向開放的重要途徑。探究要源于具體的文本而不是憑空出發,最后回歸而不是遠離文本。可是人們常常看到的是,教師要求學生收集大量信息并在課堂上交流,而這些信息并沒有與文本聯系起來。教師竭力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課堂變成與文本毫無關系的眾聲喧嘩。這樣的開放性語文閱讀教學,就像被放飛了而斷了線的風箏,與真實的語文教育漸行漸遠。
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應當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引發感受、思考、探索等方式,積極主動地實現建構意義,生成知識,獲得體驗,從而修煉人格等目標的閱讀。
回到文本,回歸真實才是語文的本質。語文教師應做到盡可能的正確、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幫助學生進行閱讀指導。
二、尊重學生,模式靈活
每一種教學模式都是在理論與應用中形成的,而這種模式絕非只是一種模式。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不同學生、不同教師的基礎上原則上都有一點相同,那就是尊重學生,課堂才會多一些活力與精彩,是提高課堂有效的一種方法。
1.激發探究興趣并學以致用,讓課堂體現學生的個人意義和價值
在教學作文《體驗幸福》這一作文指導課時,上課伊始,我就對學生布置了一個數學上的趣味運算題。讓學生準備好紙和筆,在同一時間里比一比看誰用最快的速度算出來。然后出示題目“給你8個8,運用數學運算符號使它等于1000。”學生馬上就進入了緊張的思考狀態,最后有一位學生算出來了,他說:“888+88+8+8+8就能等于1000。”我馬上表揚他,并問他的感受。他說:“我比別人算的快,感覺很高興。”由此,我讓學生想想,生活中哪些事情讓你有過高興愉快的感受呢?巧妙的引入了幸福這個話題。讓學生有話可說,談自己的幸福感。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了起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學知識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越感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索的欲望。所以,激發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是教師應始終致力去做的事情。就像幸福這樣一個概念,很抽象,學生不容易把握,而課堂上讓學生感受一次成功,受到一次贊揚就很具體。因而教師應該走進學生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這樣對他們閱讀的指導是有幫助的。
2.尊重學生個性閱讀,讓課堂流溢生命動感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靈動鮮活的生命體。進入課堂前老師要提醒自己不要明確表達觀點。因為老師發話,低年級學生的“向師性”“可塑性”等心理特征便馬上會體現出來。而我們希望的是課堂上更多地展現出學生本身的童性,他們本來的面目,這是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學的起點。當然尊重學生的個性閱讀并不意味著否定老師的指導,只是這種引導要自然,最好是做到不露痕跡,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式的。
有位教育家說過:“當孩子們意識到你是在教育他們的時候,教育也就失去了其應有的魅力。”同樣在課堂上,教師能達到這樣的水平有很大的難度,一定要注重修煉自身的人文素養。
3.直面生本資源,讓課堂開放、民主、靈活
教師常常有這樣的體會,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預設的教學計劃同課堂的真實情境之間經常存在著一種偏離。我們以為這些“偏離”正是學生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等的一種外顯。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智慧正在催發,情感正在撞擊,視界正在敞亮。教師能捕捉到這些有價值的因素,課堂一定是個充滿活力的課堂。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正視學生質疑的勇氣,從生本出發,果斷地鼓勵學生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但不是隨意發散,而是要求學生對照文本,仔細探究。從學生討論來看,閱讀、交流和討論都是比較有效的方式。
閱讀因尊重而精彩,我們只有尊重文本,尊重學生,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上才會開出絢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