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提 馮麗
摘 要:社會學科是國民教育的核心內容,借鑒國外教育研究成果,明確教育目標,推動我們的教育改革。
關鍵詞:歷史知識;
很多老師常常在思考,我們的課程到底要教會學生什么,要讓學生從我們所開設的課程中學到什么?每個學科會有不同的課程目標,具體到每個學段、每個年級,我們的教學目標又是怎樣的?加拿大阿爾伯塔省教學大綱對此有著明確、具體的內容。借鑒國外這些相關研究成果,來推進我們的課程改革,是學者們的共識。
一、阿爾伯塔省中小學社會學科的教學大綱(節選)
●七年級
1.主題:加拿大的起源、歷史和人民運動
前聯盟、后聯盟:加拿大的擴張。
2.知識的范例和理解的結果
比較和對比加拿大前聯盟與原著民、法國和英國民眾社會和經濟結構的多樣性,評估和批判法國和英國試圖控制北美的政治競爭。
3.學習主題的范例
歐洲帝國主義怎樣對阿卡迪亞、新法國和英國殖民的發展負責?
亞伯拉罕的平原之戰對于英國統治北美有何關鍵影響?
●八年級
1.主題:歷史的世界觀審視
從被孤立到適應,日本西方世界觀的起源,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相沖突的世界觀,西班牙和阿茲特克。
2.知識的范例和理解的結果
賞識歐洲的文藝復興怎樣為西方世界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審視、批判文藝復興期間推進西方世界觀形成的事實。
3.學習主題的范例
文藝復興時期帝國主義擴張主義世界觀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展現出來的?
文藝復興時期的探索和跨文化交流以怎樣的方式影響公民意識和歐洲人的認同。
●九年級
1.主題:加拿大的機遇與挑戰
加拿大人的問題,加拿大政府和權力的問題,加拿大和美國的經濟體系。
2.知識的范例和理解的結果
評估、批判逐漸增長的對集體權利的要求是如何影響加拿大的立法進程,評估、批判法律程序是如何解決新興的移民問題?
3.學習主題的范例
立法例如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是如何承認原著居民的身份和地位的?影響加拿大的移民政策的因素有哪些(經濟、政治、健康和安全)?
7-9歷史思維技能學習結果的范例:
①把人和事件放在一定時間和地點的背景之下,分析所選的問題和過去的問題;
②區分歷史事件和歷史問題中的原因、影響、序列和事情的關聯,包括長期和短期的因果關聯;
③分析歷史問題去形成或支持一種觀點;
④用歷史和社區的資源來組織歷史事件的序列;
⑤分析在特定時期內關鍵事件的歷史背景;
⑥解釋在特定時期內的關鍵事件的歷史背景;
⑦解讀歷史地圖,擴寬對歷史事件的理解。
●十年級
1.主題:透視全球化、生活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
我們接受全球化到了什么程度?
2.知識的范例和理解的結果
識別歐洲人、加拿大的本土人和其他土著居民之間文化接觸的影響,審視帝國主義政策和實踐對本土居民的影響,分析當代全球問題,起源于加拿大或其他地區殖民政府的政策和統治,分析為了解決帝國主義影響加拿大所做的多種嘗試。
3.學習主題的范例
①商品和技術的交換,人口的減少都影響政府。
②英國在印度的統治、英國和法國在加拿大的統治、后殖民政府在加拿大。
③寄宿學校的一系列后果,社會對原著民的影響,原著民語音的喪失,內亂。
④原著民的皇家委員會,當代典型范例。
●十一年級
1.主題:國際化透視、理解國際主義
我們接受國際主義到什么程度?
2.知識的范例和理解的結果
分析民族主義作為一種身份、一個人內化的感覺和/或集體意識、個人享樂,評估調解極端民族主義特許費的重要性,分析沖突時期的民族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審視加拿大作為一個國家的歷史透視。
3.學習主題的范例
①透視法國革命和拿破侖時代、加拿大民族主義、魁北克人的民族主義、美國民族主義、第一個國家和民族主義、美蒂斯人、因紐特人。
②透視加拿大的民族主義、第一國家和公民民族主義、加拿大的種族主義、魁北克人的民族主義、因紐特人的民族主義觀點。
③引起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一戰和二戰中是極端主義民族主義的典型。
④在加拿大的拘禁、征兵危機。
⑤路易拉方丹和羅伯特·鮑德溫《聯邦條例》之父、第一個國家條約和印第安的法案、混血兒和因紐特人的自治政府、路易里爾、法裔加拿大民族主義、皮埃爾·特魯多、國家印度兄弟會。
●十二年級
1.主題:意識形態的透視、意識形態的理解
我們應該抱有一種怎樣的意識形態?
2.知識的范例和理解的結果
評估政府推進個人和集體的權利的程度,分析在二戰之后意識沖突形成了怎樣的國際關系,審視自由主義的興起,分析透視自由主義原則的欺騙性。
3.學習主題的范例
①美國的人權法案,加拿大權利和自由憲章,魁北克人權和自由憲章;第一民族、米提人和因紐特人的權利;語言立法、緊急情況和安全立法。
②擴張政策,遏制、威懾、邊緣政策、緩和、不結盟、解放運動。
③勞工標準和工會,投票權、福利狀態、保護人權、女權主義。
④原著民的經歷和當代的事件。
4.歷史思維技能學習結果的范例
①在內外文化中理解多元的歷史和當代的觀點。
②在內外文化中分析多元的歷史和當代的觀點。
③通過識別因果關系分析歷史變化的模式之間的聯系。
④認識和描述重大歷史時期和模式的變化對當今社區的影響。
⑤評估重大的歷史時期和模式的變化對當代世界的影響。
⑥查閱各種各樣的資源,包括口述歷史,在特定問題上反映不同觀點。
⑦用口頭、視覺或印刷物等多種資源對一個問題提出明智的觀點。
⑧明白歷史事實和歷史解釋之間的不同。
⑨識別通過來源于歷史解釋的各種資源檢索的歷史事實。
⑩在當前、未來和多元的歷史時期的背景下,闡述如何理解科技變化對社會的利弊。
{11}查找、收集、解釋和組織信息,使用歷史地圖。
{12}分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對歷史的影響。
{13}比較和對比歷史敘事。
{14}識別歷史敘事的相似性和差異性的潛在原因。
{15}通過歷史和當代證據提供的資料,形成一個合理的立場。
二、阿爾伯塔省課程大綱啟示
加拿大阿爾伯塔省課程大綱與我們的歷史課程標準相比,給我們許多啟示:
1.結構
從橫向看,這份教學大綱涉及:主題、知識的范例和理解的結果、學習主題的范例這三個維度;從縱向來看,將三個年級作為一個學習的階段,規定了通過每一個階段的學習,學生應該達成的歷史思維技能,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培養學生歷史思維的新范式,即以學習主題為單位,以知識和對知識的理解、具體的學習主題結合,明確具體學習任務。
2.內容
單元主題在不同年齡段都有不同的學習要求。七年級培養學生的是國家歷史感;從八年開始到十二年級,則重在培養學生站在一個世界的、全球的、國際的視角,來看歷史上加拿大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聯系。
簡單的總結,我們可以看出,阿爾伯特省的這份教學大綱,通過給學生學習有關社區的知識,國家地理、文化,歷史等知識,意在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這種公民意識不僅僅是國家公民意識,它已經擴大到了培養學生全球公民意識,也就是養成學生具有全球視野的國家公民。這些教學主題和教學目標,都非常具體、清晰,便于學生學習和掌握,而我們的課程標準在這個方面就顯得模糊、指向性不明確。這也是我們介紹這份教學大綱的主要動因。
3.啟示
這份教學大綱一個非常大的亮點就是不同學習階段,學生應具備的歷史思維能力有具體、明確的說明,而且符合學生思維能力的特點,循序漸進。7~9年級旨在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分析歷史事件的背景、原因、結果、影響,以及多維度、多視角解讀歷史事件和獨立探究歷史的能力。10~12年級則進一步要求學生通過歷史解讀,理解當今社會問題及影響,學會運用不同的史料、不同觀點來解釋歷史,形成自己的歷史觀。這種能力要求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探究歷史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組織史料形成自己的立場或提出一個明智見解的能力,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
誠然,所有的教學大綱、課程標準都不是完美無瑕的,我們旨在考察別人的長處,希望我們在制訂或修訂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時,能夠帶來一些新的視角、新的思考。
參考文獻:
趙亞夫.公民教育:新時期歷史教育的重要功能[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3(4).
作者簡介:
白海提(1975-)男,維吾爾族,新疆師范大學歷史與民族學學院暨專門史重點學科講師、博士。
馮麗(1989-)女,新疆師范大學歷史與民族學學院教育碩士(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