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唐成 戴英
摘 要:微型企業是一種近年來新興的企業劃分概念,與傳統的大中型企業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微型企業規模雖小,但數量龐大,依靠團隊力量會產生所謂的“蝴蝶效應”,一個小小的擾動可以通過系統的加乘作用放大。資金對于微型企業來說十分重要,但由于微型企業的自身特點,融資問題是制約微型企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瓶頸。本文從企業自身及外在狀況等多個角度對微型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進行分析,從問題產生的根源入手提供了一些解決對策,以便幫助微型企業走出融資困境。
關鍵詞:微型企業 融資問題 原因分析 解決方案
一、微型企業的定義
國外對微型企業的劃分標準比較明確,主要是以雇員人數作為最重要的劃分標準。有的國家也同時把資產總額、銷售額和所在行業作為劃分依據。最常見的微型企業劃分標準為“10人以下的企業”。
工業與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于2011年7月4日發布《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并結合行業特點,將中小企業的類型劃分為中型、小型、微型三種,并明確給出了各行業的三種類型標準。這是中國首次從中小企業中劃分出微型企業這一類別。此次規定的微型企業,一般行業大多是10人以下為微型企業,具體各行業存有差異。如,批發業是從業人員5人以下或營業收入1000萬元以下,工業企業為從業人員20人以下或年營業收入300萬元以下,物業管理為從業人員10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下,房地產開發經營則是營業收入100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2000萬元以下。
二、微型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
(一)組織管理的不明確性
微型企業沒有正式的組織方式,缺乏管理工作內容。由于微型企業的組織者缺乏管理企業必要的專業知識,企業沒有完整的企業規劃,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完全依靠管理者的領導才能和人格魅力,使得微型企業的發展往往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與此同時,微型企業對財務的管理松散放任,財務報表往往存在做假賬的現象。企業員工以家庭成員為主,且大都是通過正式的就業渠道不能就業的人,缺少一定的員工培訓機制及人才引進制度,因此員工的素質普遍較為低下,無法根據社會形勢做好對企業的轉型工作。由于微型企業組織管理的不明確性,大多數微型企業的競爭力較差,隨時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
(二)產品缺乏競爭力
微型企業的產品缺乏競爭力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創新方面,包括科技創新和工業設計創新,這兩個方面在我國山寨工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以山寨手機為例,我國的微型企業可以制造出各個品牌和型號的山寨手機,可是功能和用戶體驗度卻遠遠落后于時代的發展。以安卓手機為例,國際大廠商制造的安卓手機早已進入4.0時代,界面流暢且用戶體驗滿意度較高,而山寨企業制造出的安卓手機仍然處于2.0時代,界面卡頓,無法滿足新的APK軟件的安裝環境。山寨手機同樣體現了微型企業工業設計創新方面的匱乏,無法自主設計手機外觀,只能依靠仿制賺取低廉的加工費。另外一個方面是產品成本過高。微型企業規模與大型企業相比相對較小,沒有大型企業的規模經濟,制造成本偏高,同時生產技術落后,產品必要勞動時間遠遠高于社會平均勞動必要時間,導致生產成本過高。因此,銀行選擇貸款時勢必會選擇競爭力更強的大中型企業。
(三)融資渠道單一
微型企業融資渠道主要是親戚朋友和熟人,融資過程具有散、雜、慢的特點,很少有正式的融資渠道。商業銀行雖然能夠提供商業貸款解決部分企業的融資需求,但是其對微型企業的門檻較高,手續復雜且辦理周期較長。此外,由于微型企業缺乏有效的擔保,能夠得到的商業貸款資金有限,通常情況下很難得到商業銀行的貸款,單一的融資渠道制約了微型企業的發展。
(四)相關政策法規不夠完善
目前我國銀行對于微型企業的貸款條款還沒有詳細準則。銀行貸款的門檻高,對于微型企業的信用、擔保、抵押等要求都較高,且手續繁瑣,審批周期長,無法滿足微型企業對資金的頻繁需求。這些政策法規的不完善使得微型企業在融資時處于弱勢地位,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一個原因。
三、解決微型企業融資問題的創新方案
(一)建立企業合作關系
微型企業由于種種限制,無法滿足其融資需求。微型企業和大型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大型企業可以依靠企業優勢得到商業貸款扶持微型企業,而微型企業也可利用其規模小的特點為大型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使得微型企業加快改革速度,提高轉型效率。微型企業和大型企業的特點都能夠被充分發揮,使得兩種企業均能夠健康、快速、良好的發展。
(二)建立員工培訓機制
微型企業的員工以家庭成員為主,這是短時間內微型企業無法改變的特點,但是微型企業可以依靠建立完善的員工培訓機制,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加強業務能力,提高員工素質,極大彌補家庭員工的弊端,同時發揮家庭員工凝聚力強的特點,提高微型企業的競爭力,有利于滿足融資時的融資要求
(三)用保險公司幫助微型企業融資
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保險公司的保險來幫助中小企業融資。通過保險公司的創新,讓保險公司創造一些適合微型企業的險種。微型企業可以對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購買適合的保險,以降低其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損失。同時,通過購買保險也可以增加銀行對微型企業的信任,加大對其貸款的投入.
(四)創建多方資金擔保
我國的民間融資行為不受法律保護,易發生糾紛,政府可利用全社會的金融機構以及民間資本為微型企業提供擔保,以部分地方作為試點,試行由政府組織的擔保計劃,為一些能夠盈利但是缺乏資金以及常規融資渠道的微型企業提供資金。考慮到投資可能具有的風險,結合上述保險公司的作用,為擔保計劃中的貸款打包,組合成金融產品并將其產業化或對其進行保險,將風險盡可能分散到社會的各個主體。政府牽頭的資金擔保不僅能解決微型企業的融資問題,同時也能合理地引導民間投融資行為,減少由此產生的糾紛案件,使全社會的利益共享,達到穩定社會的作用。
四、總結
微型企業的概念雖然近年來才興起,但微型企業的出現由來已久。多年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為解決微型企業的融資問題做了各種調查研究,盡可能解決微型企業的融資問題。但是由于社會發展迅速,微型企業本身結構混亂,使得微型企業的壽命往往只有數年,導致始終沒有徹底解決微型企業融資問題。本文根據長期的實地調研,從微型企業的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方面進行分析,提出了數個解決微型企業融資問題的創新方法。然而,解決這個困難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社會各個層面的多方努力,只有經過長期的摸索才能解決大部分微型企業的融資問題。
參考文獻:
[1]付佳,延安.淺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J].網絡財富, 2010(7).
[2]趙恒,杭州.我國中小型企業融資現狀的調查分析及創新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1(4).
[3]騰杰,北京.論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對策[J].企業導報,2012(10).
(責任編輯:楊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