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霞
摘 要:國家資助讓家家戶戶的孩子順利完成各個階段的學業,讓貧困生不但有了經濟后盾,而且有了自信的精神支柱,還有了發展自己、成就自己的機會。
關鍵詞:國家資助;教學;人性的文明
甘肅省教育廳召開全省資助育人理論與實踐工作座談會,深入挖掘受助學生成長成才的典型案例,深入挖掘各地和各校在資助育人方面的寶貴經驗,不斷提升學生資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同時我們根據財政部、教育部《國家資助》精神,足額落實經費,保障國家資助政策順利實施,聯系我區實際情況制訂出臺了具體的發放辦法,為國家資助政策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在國家對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助學金資助的基礎上,我們又建立了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減免學費,設立校內獎助學金、企業家捐助等一系列方式的資助體系,盡可能做到應助盡助,確保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2012年我區享受減免學費學生達3人,減免金額0.1萬元;享受校內獎助學金240人,資助金額1.5萬元;享受特殊困難補助2人,補助金額0.4萬元;接受社會捐助165人,資助金額17.15萬元。
為切實做好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我們轉發了各級教育部門有關普通高中學生資助方面的政策文件。同時各學校還開展以感恩政府、感恩社會為主題的班會,讓學生在感恩的同時,樹立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長大之后報效祖國、報效社會的意識。請看學生獲助感言:(平川區第二中學周家琪)
我是一個農村孩子,父母靠種地養家。當我長大了一點,父母便帶著我和哥哥離開家鄉,到平川打工,以供我們上學。初到這里,媽媽租了一個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子,爸爸開著那輛破東風車外出運煤,一年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上學后,我漸漸體會到父母白手起家的艱辛。而唯一能安慰他們的就是我試卷上的高分,金碧輝煌的獎狀和體諒他們的心。
近年來,國家頒布了一項“甘肅省萬名優秀貧困生資助計劃”的政策,我有幸得到了資助。當我得知這個消息后,我很開心,也很激動。當時就想長出一對翅膀,飛回家告訴母親這個好消息。母親已過不惑之年,由于過度勞累,明顯比其他同齡女性蒼老。談起小時候,母親十分遺憾。母親小時候學習很好,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由于家里太貧窮的原因,最終在高中輟學,如果母親當時也有資助,那么家里就迥然不同了,現在有了資助,家里和學校對我抱有很大的期望,我不能辜負他們對我的殷切期望。
這些資助鼓勵我認真學習,激勵著我更上一層樓,我一定好好學習,將來做有用的人,為社會建設出力。
……
這不但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更是人性的文明,國家資助中心保障他們的天也是同樣的藍,保障每位學生享有同樣的幸福感,祝福他們健康成長,成為有用之人。
(作者單位 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