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峰
摘 要:化歸不僅是一種重要的解題思想,更是一種有效的數學思維方式。只有善于對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變換轉化,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
關鍵詞:隔板法;化歸思想;解決問題
在課堂中如何做到由淺到深、用化歸思想轉化為基本問題來解決的教學一直是我們所要探索的。
在此通過以下幾個問題來探究:
問題1(基本問題):9個相同的小球放到3個不同盒子里,每個盒子至少一個球,有多少種不同的放法?
解析:把3個盒子看作由平行的4個隔板組成的。每一個滿足要求的放法都相當于9個小球和4個隔板的一個排列,其中兩個隔板在兩頭,任何兩個隔板之間至少有一個球(即任何兩個隔板不相鄰),把兩頭的兩個隔板拿掉,每一個滿足要求的放法還相當于在排成一列的9個小球間的8個空檔中插入2個隔板,不同的放球方法即插隔的方法,共有C28=28種。
反思與總結:隔板法應用了對應的方法,應用此法的前提是小球完全相同(不加區分),盒子是不同的,每個盒子至少一個球。簡言之,隔板法可以看成是相同元素分給不同對象,每個對象至少分到一個元素的問題解法。
問題2(變式與推廣):9個相同的小球,放入3個盒子中,每個盒子至少放2個球,有多少種不同的放法?
解析:先在3個盒子中各放一球,化歸為把6個球放入3個盒子中,每個盒子至少放一個。答案是:C25=10。
反思與總結:問題的解決主要是用了化歸的思想——“至少兩個”化歸為“至少一個”,這樣就可以轉化為基本問題來解決。該題還可以改編為如下:
例1.9個相同的小球分到編號為l、2、3的三個盒子里,每個盒子分的球數不少于其編號數,有多少種不同的分法?
解析:先在2號盒放一個球,3號盒放2個球;問題就轉化為6個球放入3個不同盒子,每個盒子至少一球。用隔板法,可求得分法種數為C25=10。
例2.9個相同的小球放入編號為l、2、3的三個盒子中,問不同的放法有多少種?
解析:先給每個小盒放入一個球,題目中給定的9個小球任意裝,問題就轉化為12個小球裝入3個不同的盒子,每個盒子至少一球的裝法有C211=55種。
問題3(深化提高):(1)方程x1+x2+x3+x4=10的正整數解有多少組?(2)方程x1+x2+x3+x4=10的非負整數解有多少組?
解析:(1)原方程的正整數解可以理解為10個“1”分給x1、x2、x3、x4,每個至少有一個“1”,即可轉化為10個相同的小球裝入4個不同的盒子,每盒至少裝一個,有C39=84種,所以該方程有84組正整數解。
(2)轉化為10個相同的小球裝入4個不同的盒子,可以有空盒,先給每個小盒裝一個,進而轉化為14個相同的小球裝入4個不同的盒子,每盒至少裝一個,有C313=286種,所以該方程有286組非負整數解。
例3.A={a1,a2,a3,a4,a5},B={1,2,3,4,5,6},滿足條件f(a1)≤f(a2)≤f(a3)≤f(a4)≤f(a5)的映射f的個數是多少?
解析:按映射f的象集元素個數分為5類:
(1)象集恰有5個元素時,有C56個映射;
(2)象集恰有4個元素時(即恰有1個等號成立),從B中取4個元素,有C46種方法,再將集合A中的5個元素按下標由小到大的順序分為4組,即a1,a2,a3,a4,a5的中間的4個空檔插入3個隔板,有C34種分組方法(這4組分別記為第1,2,3,4組),從B中取出的4個元素按由小到大的順序分別與第1、2、3、4組相對應。所以共有C46·C34個映射;
(3)象集恰有3個元素時(即恰有兩個等號成立),同理有C46·C24個映射;
(4)象集恰有2個元素時(即恰有3個等號成立),同理有C46·C14個映射;
(5)象集恰有1個元素時,同理有C16個映射;
由分類計數原理,映射f的個數為C56+C46·C34·C24+C26·C14+C16=C510。
我們若以“問題,探究,交流,反思”為主線的探究性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在實際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創造”,一節課就會比單純枯燥的教學好很多!
參考文獻:
[1]孫傳利.數學教學中滲透化歸思想[J].中學生數理化,2006(07).
[2]金曉明.化歸思想在初中數學中的滲透[J].科學大眾,2009(05).
[3]王晗寧.數學思想對教學的啟示[J].現代商貿工業,2009(16).
(作者單位 江西省廣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