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芳
摘 要:拼音是小學語文學習的第一步,是第一難關。一年級的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教師必須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學生鞏固漢語拼音,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創設歡快、愉悅的活動形式,在樂中鞏固,在鞏固中樂。
關鍵詞:漢語拼音;鞏固教學;趣味性
漢語拼音是識字的工具,學生掌握拼音是學習語文的第一步。一個月的拼音的集中學習,許多學生并未消化、完全掌握,鞏固就成了一項艱巨的教學任務。一年級的學生對知識是記得快,忘得也快。針對這樣的情況,為了讓學生避免邊學邊忘,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鞏固學過的拼音知識。對于已經學過的知識再學一遍,學生自然興趣大減,必然要求教師化舊為新,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創設歡快、愉悅、新穎的活動形式,使學生興趣盎然,在樂中學,學中樂。
趣味性鞏固之一:編順口溜,作拼音詩
巧編可行的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這樣既直觀又有趣味的順口溜加深了學生對拼音的認知。如,在教學中,教單韻母ɑ時,引導學生看課文插圖,小女孩學唱歌,嘴巴張的大大的,練習發聲ɑ。我們編個順口溜,女孩學唱,張大嘴巴,ɑ ɑ ɑ。學生喜歡朗朗上口的順口溜,而且模仿的能力十分強,加以引導,學生很自然的對韻母o、e進行順口溜的編造。
拼音教學結束之后,我們可以把6個單韻母串連在一起,編順口溜,讓學生將自己造的順口溜寫在紙上,配上插圖,這便是完美的拼音詩了。當學生看著自己的成果,是多么開心,多么有成就感啊。
趣味性鞏固之二:快樂動手,開心復習
1.動手做一做
每當教完拼音的一部分,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動手做一做,做一套屬于自己的拼音卡片。如,當6個單韻母教學結束之后,我們可以讓學生準備6張紙片,要求學生用自己最端正、最漂亮的字寫上6個單韻母。鼓勵學生在自己的卡片周圍畫上自己喜歡的圖畫,但要求不能將卡片上的字母遮蓋住。動手做一做十分受學生的喜愛,在制作的過程中學生無形中復習了漢語拼音的書寫,進一步鞏固了漢語拼音,更是訓練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2.動手擺一擺
擺學具這一教學手段數學教學中運用得很多,而它同樣適合拼音鞏固教學。學生制作23個聲母和6個單韻母后,再自制4個聲調。擺一擺練習由易至難,循序漸進,先練習找拼音,即:師讀聲母,學生觀察教師的口形和聽教師的讀音,快速地找出對應的聲母或者韻母,并從聲調卡片中找到相應聲調。兒童心理學表明:兒童爭強好勝表現欲望強烈。因此,在進行擺放練習時,可以同時開展各種各樣的比賽。
3.拼音手指操
小學生具有明顯的模仿性。讓拼音手指操這一學習方式進入課堂,讓學生的小手動起來,跟著教師做一做拼音手指操。改變學生的想法,拼音原來那么有趣可以做手指操。這樣運用“動作記憶”有效地幫助學生形象識記字母的形狀,在做的過程中學生將字母的發音和動作結合起來。在學生學習了這個拼音手指操之后,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課間多多練習,在練習之中復習拼音。很多學生會去考伙伴、甚至去考爸媽。讓拼音手指操從課堂中走到課堂外,走到家庭里。
趣味性鞏固之三:創拼音氛圍,布拼音教室
同樣,拼音鞏固也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作保障。在班級里設計以下幾個拼音板塊:
1.找朋友
拼音教學完畢之后,給每人發一張一寸照片和一張白紙,要求把名字的拼音寫在白紙下面,將照片和名字貼到墻上。讓每位學生對著照片找朋友,把朋友的名字給拼對才算好拼音。一個時間段后,教師組織學生評一評找朋友能手。
2.快樂讀書
學習拼音是為了用于實踐。收集有趣味性的帶拼音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鼓勵學生閱讀注音讀物,領會拼音的實際功用。鼓勵學生寫自己的想法,不會的詞語用上拼音。如,今天,老師biǎo yáng了我,我hěn高興。拼音的再現次數有利于鞏固。
3.拼音教師
在教室中出現的幻燈機、錄音機、小黑板等教學用具都可以在旁邊貼上拼音名稱,如,幻燈機就在幻燈機上貼上huàn dēng jī。
成功的教學也不應帶有強制性,而應該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誘發求知欲,學生才會主動探索,獲取知識。設計許多的具有趣味性的拼音鞏固活動也只是一時的。拼音的鞏固不是靠一兩節課或者一兩周的課就可以的,鞏固拼音的掌握要貫穿整個學年,要在平時的教學中繼續進行。
參考文獻:
楊九俊,姚烺強.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概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09.
(作者單位 浙江省瑞安市馬嶼鎮順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