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生
摘 要: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中“加強全國職業院校內涵建設,提高職業院校辦學質量”的要求,研究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 “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的保障機制,提高職業院校辦學質量,為我國培養更多的酒店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關鍵詞:酒店管理專業 “雙師結構” 保障機制
隨著我國經濟的可持速發展,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開放步伐加大,中國酒店行業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根據市場需要,根據酒店管理專業建設發展的需要,明確酒店管理專業培人才培養目標,選送優秀中青年酒店管理專業教師到國外高水平的大學、旅游與酒店管理職業院校培訓、進修,到知名旅游研發機構和知名國際酒店企業參與項目開發、項目設計、技術更新、企業資本運作。聘請國外知名度高的酒店管理專家來校任教,從而加強了同國外酒店管理院校的合作辦學,實行了酒店管理專業對口的交流,加快了酒店管理專業師資隊伍和專業水平的國際化建設步伐。筆者就酒店管理專業“雙師結構”師資隊伍建設保障機制進行研究。
一、問題提出
最近幾年,有關“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的報道越來越多,以它為主題的全國性大型研討會也每年都召開,國人對“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表現出了超常的熱情。但目前就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的研究成果并不太多。目前,“雙師型”師資在全國范圍內尚未有統一明確的定義。1995年國家教委在貫徹《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開展全國示范性職業大學建設工作中,首次提到“雙師型”教師,指出申請試點建設示范性職業大學的基本條件之一為:有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具有一定的專業實踐能力,其中有1/3以上的“雙師型”教師。可見,雙師型教師由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中產生,是專業技能與實踐應用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
就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而言,酒店管理專業必須培養既有理論知識涵養又有酒店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構建酒店管理專業“雙師結構”師資隊伍是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基礎性建設工作。高職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建設、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實訓、學生就業等工作都離不開一支經驗豐富、結構合理、技術精湛的酒店管理專業“雙師結構”的師資隊伍。因此,“雙師結構”師資隊伍是高等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培養優秀人才的前提條件,對高等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酒店管理專業高職教育與“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問題是一個常議常新的話題。以它為主題的全國性大型研討會也每年都召開,國人對酒店管理專業“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表現出了超常的熱情。但目前就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的研究成果并不太多,酒店管理專業“雙師型”師資在全國范圍內尚未有統一明確的定義。目前我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專業有一大批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育工作者,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不足,那就是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師專業技術能力與旅游行業的發展不相適應。理論教師轉型、現有酒店管理專業教師培訓、企業行業人員錄用及企業行業人員兼職是“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途徑,我們要從人事分配、酒店管理專業職稱評審、人員聘用、培訓進修、兼職教師、酒店管理專業評優獎勵等六個方面從制度上保障酒店管理專業“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
二、酒店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應具備的職業能力
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一方面是為了勝任酒店管理職業而必須要具備的服務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是步入酒店管理職場之后表現的酒店職業素質,包括身心素質、思想品質、酒店職業道德、酒店創業精神和酒店管理經驗及技能等所需的知識結構。因此培養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對酒店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1.酒店管理專業產學研相結合的能力。酒店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要引領學生進入酒店行業職業領域,自身首先要成為酒店管理應用技術人才,必須跨出校園,走進酒店企業、酒店行業,深入到酒店行業的發展中,熟悉酒店行業運作和發展的每一個過程,從而使得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不與旅游與酒店行業發展的實際相脫節,培養的人才不與酒店管理行業市場需求相脫節。
2.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和運用能力。酒店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應能將自身備的扎實酒店專業知識、酒店專業技能,結合從酒店生產一線獲取的酒店管理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創新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方式方法,通過各種貼進現實的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方法,模擬或再現酒店職業情境,突出酒店管理專業應用技能;能夠通過酒店管理專業授課、實訓、實習的酒店職業活動等方式,使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掌握酒店行業就業崗位所需的酒店管理應用技術和職業技能。
3.酒店管理專業職業輔導能力。隨著經濟和技術的不斷發展,引起了產業結構調整和酒店職業要求的變化。因此酒店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需求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酒店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著眼于酒店管理專業知識的傳授和傳遞,更重要的是運用酒店管理專業知識解決酒店企業具體問題能力的培養,要加注重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思維品質的形成和酒店管理認知技能的發展。通過教師言傳身教,影響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化思維和素養的形成,幫助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制定個人的酒店職業生涯規劃,成為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發展的咨詢者。
三、酒店管理專業雙師結構師資隊伍建設的意義
1.酒店管理專業雙師結構師資隊伍是高職教育提高辦學質量的需要。
眾所周知,我國高校規模的擴張并不意味著我國已步入教育強國的行列。而其中的人才質量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 就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而言,能否提高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出酒店管理專業“適銷對路”的酒店企業所急需的建設人才,將是酒店管理專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所在。 而要培養出大批適應酒店管理專業需要的優秀人才, 沒有一支酒店管理專業理論水平高、實踐能力強的酒店管理專業雙師型師資隊伍是無法實現的。由于我國現行體制和法規的缺位,致使酒店管理專業校企雙方很少采取相應的激勵機制,推動酒店管理專業教師在校企之間流動。 同時,由于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有很多是由中職升格而來,所以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中現有的雙師型教師大多來自中職酒店管理專業。 這類酒店管理專業教師雖有一技之長,但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雙師型教師, 有的甚至連學歷也未達到酒店管理專業基本要求。 由此可見,我國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雙師型教師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存在問題。
2.酒店管理專業雙師結構師資隊伍促進酒店管理專業產學研緊密結合,增強學校辦學活力的增強。
職業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設置會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而發生較大變動,進而對酒店管理專業教師的知識能力結構提出新要求。目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雙師教師絕大部分來自企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技能和經驗。一方面,酒店管理專業教師擔任實踐教學任務,強化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突出酒店管理專業高職培養目標的應用性、實用性和實踐性,提高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另一方面,酒店管理專業雙師教師來源范圍比較廣,有利于促進學校酒店管理專業建設、課程改革,拓寬酒店管理專業教師的視野,提高酒店管理專業教師的實踐技能,從而提高酒店管理專業整體教學質量。在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能緊密結合酒店管理專業實踐,將新內容、新方法、新技能及時充實到酒店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去,使酒店管理專業教學內容更貼近酒店企業的工作實際。這對于酒店管理專業學生了解社會、企業,提高酒店管理實際工作能力,快速適應酒店工作崗位要求,實現與酒店崗位零距離對接大有裨益。通過酒店管理專業兼職教師可以增強學校與企酒店的聯系和交流,了解和掌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需求信息,進而反饋到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去,增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及學校辦學活力。
3.酒店管理專業雙師結構師資隊伍建設是高職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關鍵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積極引進具有酒店管理專業雙師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到高職院校任教,充實酒店管理專業教師隊伍。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均通過補充優秀碩士、博士、吸引優秀留學回國人員.向社會公開招聘酒店管理專業高水平教師來充實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師資隊伍。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在師資引進中,還要突出酒店管理專業教師的“應用技能”這一重點,嚴把酒店管理專業“能力”關。要注重從酒店企業引進一些有酒店管理實踐經驗的專業骨干,這些專業骨干一般應具有酒店管理專業的中高級技術證書,有八年以上在酒店一線從事酒店技術工作或酒店管理工作的經歷,經過教師資格培訓,取得酒店管理專業任教資格。既適于做酒店管理專業實踐課的教師,也可以任酒店管理專業理論課的教師,能成為酒店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構建起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師資引進的獨特機制。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還要積極從國際酒店和知名酒店企業聘任兼職教師,擴大酒店管理專業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具體做法為:一是要建立“二元” 高職酒店管理師資管理模式,把酒店管理專業兼職教師作為整個酒店管理專業師資隊伍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建設和管理,不是將其視為一種補充力量。二是通過控制酒店管理專業兼職教師的來源渠道,改善和調整現有酒店管理專業教師隊伍的結構,實現高職院校師酒店管理專業資隊伍整體功能優化。如從聯系緊密的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基地的生產一線聘請有豐富酒店管理實踐經驗并能指導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專業骨干做兼職教師,可以通過酒店管理專業結構互補,形成酒店管理專業師資隊伍整體結構上的“雙師型”素質。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要加強對在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力度,這是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根本任務。對于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理論教師,在不斷提高他們學歷層次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理論水平的同時,要有計劃地讓他們到酒店服務第一線或學校緊密型酒店管理專業實訓基地,實際鍛煉(或工作)一段時間,以提高專業骨干的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技能,使酒店管理專業專業骨干逐步成為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雙師素質的教師。此外,要選派一些優秀的中青年酒店管理專業骨干教師到國外或國內知名高校酒店管理專業進修和培訓,提高中青年酒店管理專業骨干教師的酒店管理專業雙師素質。
總之,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對師資隊伍及其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方法、手段的要求更高,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越來越不可能由一個既懂理論又懂實踐的“雙師型” 酒店管理專業教師個體來完成,而要有一個知識和能力結構合理、具有完整育人功能的酒店管理專業師資集體共同完成。讓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能學到最新知識信息,從而有效促進課程內容改革,最終真正實現“學校、企業、學生”的三贏。
參考文獻:
[1]賀文瑾.略論職技高師“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J].職業技術教育2008.(23).50.
[2]唐林偉等.“雙師型”教師專業標準的解構與重構[J].職業技術教育2009.(10).45.
[3]吳雪萍.國際職業技術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