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現象引人關注:很多老師在學校能把別人的孩子教好,但自家的孩子卻往往教不好,甚至一些教育專家、知名教師也在自己子女的教育方面出現問題。這讓許多人難以理解:作為教書育人的教育工作者,應該更懂、更會教育才是,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老師究竟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我們不妨聽聽來自各方的聲音。
胡玉順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
教師往往會以教育教學的標準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孩子也難免這樣,經常把職業角色帶回家。到了家中,還以為是在學校,手勢、說話的聲調也大都和在學校一樣,往往讓孩子難以接受,所以建議廣大教師把職業角色與家庭角色分開,回到生活中去。
宗春山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主任
教師經常會看到許多優秀的孩子,就把他們作為自己孩子的榜樣,這樣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如果教師拿班上最優秀的學生和你自己的孩子做對比,這樣對你的孩子是不公平的,優秀的學生是在眾多學生中選擇出來的,而你的孩子你別無選擇,你要因材施教。
畢景濤 山東淄博市張店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
教師家長,在學校是教師,在家里的身份應該是父親和母親。而有些教師在家里常常搖擺在兩種角色之間,使得自己的孩子經常產生心理錯位而無所適從。教師是一個為社會奉獻的職業,有些教師特別是知名教師,他們把自己的精力和愛心都投入到鐘愛的事業上,而對自己的子女關注較少,從而導致自己的孩子得不到及時的指導和幫助。
黃循培 海南省瓊海市某小學教師
作為父母的教師也同樣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常言說身教勝于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我們這些做教師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往往會讓自己的孩子失望,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在學校與在家里言行不一,從而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引導。
董進宇 吉林大學教授、親子關系專家
某些教師,他自己在學校當老師,自己孩子學習不好,他面子上過不去,他的虛榮心導致他以高標準要求自己的孩子,甚至達到殘酷的地步,最后失敗,他解釋:“我這人能教育好別人的孩子,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蔽乙獑枺阂粋€老師,自己孩子都教育不好,還談什么教育好別人的孩子?這說明你不懂教育規律。
潘振山 洛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
教師是目前我國最辛苦的職業之一,學生安全和道德教育、學生成績和教師評價、崇高師德和個人價值等都存在著各種矛盾,給教師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教師為了釋放負面情緒,回到家后難免對子女宣泄,容易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從而導致教育走向失敗。因而要多關注教師的心理壓力。
張 娓 《重慶晨報》副刊主編、重慶知名情感專欄作家
表達愛需要注意方式。你(老師)是深愛孩子,但有時表達愛的方式有問題。你太緊張了,你的緊張對自己和孩子都造成壓力。其實孩子的很多問題是被父母過度關注出來的,父母認為孩子問題多多,那么孩子出問題的信息就會被強化關注,孩子不出問題的信息就會被模糊到視而不見,慢慢地,孩子就真的變得問題多多。
張 景 中學老師
教師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教師由于受自己職業習慣影響,對自己子女的教育過于嚴肅認真,甚至嚴肅得有點挑剔。教師由于十分了解自己的職業并受職業習慣影響,難免會在家中不經意地表現出來,忘記自己是父母的角色,這樣讓自己的孩子找不到或者感受不到應有的父愛和母愛。
藍海一瀟 中學生
我的母親是老師,有時候我就特別反感她的某些做法。比如她老是拿我去跟她們班上優秀的學生相比,用那些優秀學生的標準來要求我;還有就是有時覺得她愛她的學生勝過愛我,這讓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盡管我也知道母親是為我好,她愛學生也是應該的,但她做的很多事情,卻沒有顧及我的感受,我有時心里難受,就不想聽她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