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輝
今天,我著實高興了半天,因為我教的一個女孩考了第十名。為什么一個第十名就能讓我這個有十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興奮不已呢?話還要從半年前說起。半年前,班內搞了一次“悄悄話在行動”的活動,即利用一個小信箱,以書信的形式來交流一些學生不想當面談的事。這也就讓我開始了與一個自稱“壞女孩”的交往。她便是那個今天讓我笑得像花一樣的女孩—李響。
回憶起與她交流的點點滴滴,其中書信起到了橋梁的作用。
第一封信
老師,我覺得我很對不起我的家人,也對不起所有關心我的人,更對不起自己。當寫這封信的時候,我正在哭,同時我的心也在淌著淚,流著血。現在是深夜12點,我沒有睡覺,而是在寫這封信。在家里,我不聽父母的話,和父母頂嘴,我不是一個合格的孩子。因為我不會學習,惹老師生氣,所以我不是合格的學生,還有,在家里,弟弟總是遷就我,可是我卻經常氣他,甚至罵他,所以我不是合格的姐姐。我還認為我很沒出息,因為我在談戀愛。老師,您怎么看這件事呢?(請您指給我一條正確的道路好嗎?)
回復:你能夠認真地反思自己,這件事就非常值得表揚,我認為:改正錯誤就是進步。感恩父母,照顧弟弟,刻苦學習是你應該做的事,如果你認為“不合格”那就認真地改正吧!但我要嚴肅地說,絕對不允許輕易對自己用“沒出息”這個詞。
我想說,青春是一個人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刻,青春充滿了活力與生機,充滿了憧憬與希望。只要你正確對待,把握好方向,就能創造一個如畫、如歌、如詩的青春,就能擁有一個無悔的青春。最后希望你遠離情感的陰霾,讓心靈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下,盡情書寫壯麗的人生篇章。
記住“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改正自己的錯誤吧,樹立遠大的理想,揚帆起航!
隨后,我發現她臉上露出了笑容,精神狀態好多了,看得出她的內心平和了很多。
第二封信
老師,我又要麻煩你了。近來我覺得我一點東西也沒學進去,作業更是成了我的負擔。我只想玩,一點不想學,我認為上學對于我來說是一種受罪的感覺,以前我很樂意學習,但現在認為就是在受罪,我快受不了了,老師!我應該怎么辦?幫幫我吧!我要瘋了!
回復:怎么了,李響?你可是一個聰明的女孩啊!咱倆談談吧!
當天的中午,我及時地找到了李響。“這幾天心情不好,遇到了什么難題,可以跟我說說嗎?”她沉默不語。 隨后我和她坐在一起,談起了理想、奮斗以及人生的話題,直到她的眼神告訴,她想通了。最后送了她一首我喜歡的歌:“ 人生是一條無名的河,是深是淺都要過,人生是杯無色的酒,是苦是甜都要喝,人生是首無畏的歌,是高是低都要和。愿你能輕松對待自己,微笑著生活。” (《人生如歌》)
第三封信
老師,謝謝你,我的心情確實好多了,我為有你這樣的老師而驕傲、自豪。我真的要努力了。但我現在恢復不到剛升入初中時的心態了,總有一些“壞念想”,好苦啊!老師,我一直把你當做“知心朋友”來看,希望別辜負我吧!
老師,你認為我是一個好孩子嗎?(我認為我不是)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個壞孩子,不思進取,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還選擇過“墮落”呢。現在想起來的確很后悔,我不希望老師以為我是壞孩子,但你若這樣認為,我也沒辦法。
回復:李響,很高興能看到你的心情好多了。 我不知道你所謂的“壞念想”是指哪一方面。我想“壞念想”應該人人都或多或少有過吧,不單單是你,包括老師甚至偉人在內,問題的關鍵是你能不能及時反思自己,糾正自己。 現在雖然你還很小,但我相信你有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我真心期待和你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請不要讓我失望。
第四封信
開家長會那天,我的心情忐忑不安,直到我媽媽開完會回來,我的心才平靜下來。媽媽回到家,拿著一個本,那是一封我寫給家長的信。但當看到是自己寫的信時,我立刻疊起放在兜里(媽媽沒有上過學,不認得字),就玩去了。晚上,媽媽把信拿出來,讓爸爸念念,當我爸爸讀到“爸爸、媽媽我愛你們”的時候,老師,不怕你笑話我,當時我的淚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我認為我對不起他們(我流淚我父母不知道,我也不想讓他們知道)他們給了我14年的愛,我卻不知足。有時媽媽做了我不愛吃的飯菜,我就耍瘋,但他們從沒有對我發脾氣過,總是一忍再忍。我想大聲地對他們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女兒這次沒考好,請原諒,女兒永遠愛你們!”下次考試,我一定要進入前十五名。從現在起,我要做一個全新的我。請老師監督。
回復:我很高興,我認為我已經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李響。祝賀你感受到了父母之恩的存在,這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見證了你改正錯誤的決心,見證了你克服困難的勇氣,見證了你的成長,希望能再一次見證你的成功。放心,我會做好監督員。你可要小心喲,我這個監督員會很嚴的啊!
短短的半年時間,我收到了來自李響的16封信。這16封信見證了李響掙扎、覺醒、努力、成功的歷程。這半年的時間,也讓我受益匪淺。我深深地感到,滴水藏海,一個孩子一個世界。優越的生活條件使現在孩子們的思維觸角更加敏感,內心世界更加豐富。然而透過優越的生活條件,我卻更多感到他們的孤獨、寂寞和迷茫。他們渴望得到理解,渴望與人溝通,更需要與之朝夕相處的老師能理解他們,能伸出熱情雙手幫助他們,使他們順利地渡過青春的門檻和成長之路的一道道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