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示范是一種隱性的教育方法
人們一向認為,在品德教育中教師應該做學生的榜樣,然而人們并不明確這樣做的實踐意義到底有多大。良好的品德能否被教師示范出來?教師這樣做能否對學生的品德發展起到作用?英國一些研究人員通過回顧相關的教育學和心理學文獻解答了這些問題。第一,評估榜樣示范在中學教育中的作用。第二,確定青少年的榜樣以及這些榜樣所具備的道德品質。第三,參照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精確測量學生在品德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結果發現,榜樣示范并不是一種顯性的教育方法,它對學生的品德發展產生隱性的影響,只有很少一部分青少年承認他們把教師當做榜樣。因此,榜樣示范是一種隱性的教育方法,它在兒童品德教育中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The meaning of role modelling in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Volume 42, Issue 1, 2013)
提高教師在持續的專業發展中的自主性
本研究所訪談的教師來自于兩個獨立的教師學習共同體,其中一個在香港,另一個在英國倫敦。自主是指積極主動、行動獨立和具有批判意識。自主能否促使持續的專業發展更加有效,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本研究結果表明,盡管個別教師表示參加教師學習共同體使他們有了一種全新的專業自主感,但是大部分教師在積極主動和具有批判意識兩方面的自主感較弱。由于考勤記錄是自愿平等的,倫敦一個教師學習共同體看似已經完成了學業考評標準,并進行了深刻的實踐,但是,較弱的自主感似乎限制了共同體對他們長期的影響。
(Teachers experiences of autonomy in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London and Hong Kong.Teacher Develop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Volume 17, Issue 1,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