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旺
摘要:本文嘗試分析高職院校兩課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原因,并從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綜合素質、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等角度探討解決高職兩課教師職業倦怠問題。
關鍵詞:高職院校兩課教師職業倦怠
高職院校“兩課”是對高職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在培養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兩課”教學目的的實現,關鍵在于“兩課”教師作用的正常發揮。然而,目前理論界對高校“兩課”教師的職業心態、身心狀況的研究卻貧乏到近乎空白。普遍存在的、且愈益凸顯的教師職業倦怠現象,在高校“兩課”教師中又是怎3.當前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高職教育也迎來了高速發展期,然而目前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學風建設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危及高職院校的生存和發展。
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在長期應試教育指引下,當代大學生往往認為進入大學就是脫離高中苦海。而大學相對寬松的學習氛圍也使得相當一部分高職學生放松了對學習的要求,60分萬歲的現象十分突出。
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一些高職學院,學生曠課、遲到、早退、上課睡覺等現象相當嚴重,甚至有部分學生沉溺于網絡游戲。有的學生只注重英語和計算機,有的學生片面強,有的學生只重視專業課程。
自卑感普遍存在。有部分高職學院學生認為自己是大學生中的低層群體,再加上部分家長認為讀高職是下策,部分用人單位認為高職學生學歷含金量低而不愿聘用。正是這諸多原因,相當一部分高職學生顯得比較消沉和自卑,學習的動力和信心也不斷降低。
4.學習型黨組織理論視野下如何加強高職院校學風建設
4.1健全學習機制
具體來說,學習機制方面主要是健全四項制度。一是多級學習制度:建立以總支、支部、黨小組為單位進行分級學習的制度,從而做到層層落實學習活動。二是量化考核制度:堅持量化考核和目標管理,對學習時間、內容、效果等定期檢查、監督。三是有效激勵制度:綜合運用精神與物質等多種激勵手段,并適當擴大激勵層面以激發整體學習熱情。四是創新聯動性機制。將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與學生工作、教學工作等方面有機結合,有效整合多股力量,形成合力,推動學風建設發展。如學工處的輔導員兼任支部書記或支委,可以通過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和組織開展活動來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與學習行為。
4.2堅持學習原則
學習原則方面主要是注重三個堅持。一是堅持學習方向的正確化。只有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學風,我黨才能成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而高職院校要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在學風建設上也必須大力弘揚馬克思主義學風,一方面就要加強科學理論學習,另一方面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二是堅持學習內容的規范化。既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原理,樹立科學世界觀;又要學習包括經濟、政治、科技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三是堅持學習方法的靈活化。在學習方法上要不斷探索具有本單位特色或體現高職院校特色的新方法。如到企業生產現場進行學習,這改變了以往僅僅局限于教室學習的習慣,在增加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習效果和職業技能。
4.3打造立體平臺
構建橫向化平臺。寢室、班級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兩大陣營,在寢室和班級培養優良學風,對學生的成長成才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在寢室方面,宣揚學習文化,同時開展寢室學習文化節等活動,并經過嚴格的標準評選出一批學習型寢室,影響和帶動其他寢室在學風上你追我趕。在班級方面,積極開展“講學習、講知識、講文明”三講活動,選拔學習好、思想好的黨員擔任主要班團干部,同時評選出一批學習型班級,加大班級之間在學習上的相互競爭與交流。
構建縱向化平臺。高年級學生黨員具有相對豐富的實踐經驗、學習體會等。如在黨小組設置時分專業設置黨小組,由高年級品學兼優的學生黨員擔任黨小組長,這樣可以加強專業知識方面的探討與交流,提高專業知識水平。除組織機構設置外,還可以開展系列活動實現高低年級黨風學風的共建共贏。如在新生入學時,由高年級黨員擔任班主任助理,或開展“與學長面對面”活動等。
構建網絡化學習平臺。充分利用網絡鞏固學習成果、進行學習交流,將學生網絡行為由玩游戲為主轉到學習為主,營造優良網絡學風,推動學風建設發展。如建設立學習QQ群,并設立網絡主頁,開設學習園地、學苑風景線、 學習論壇等多欄目,傳播與學習相關的各種信息、宣傳學習榜樣與典型。
4.4發揮黨員作用
黨員特別是學生黨員,他們學習、生活在學生中,與學生接觸多,能準確地把握學生的思想、意愿、看法與要求等,他們的行為也對其他學生產生直接影響。要發揮黨員優勢與作用,一種有效方法就是樹典型、立榜樣,從而激勵其他學生向他們看齊。如開展模范作用好的學生黨員、道德模范和學習標兵等的評選,激發學生黨員之間、學生之間的競爭,創設你追我趕的學習局面。實行掛牌制也是施展黨員優勢的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這種行為,使黨員無論身處何地都得注意自己身份,激發更多學生向黨靠攏。建立聯系制度進行幫扶助學同樣是一個有效方法。一個黨員聯系一個班級、寢室或一名學習較差的學生。通過這種聯系,一方面黨員在幫扶中去思考和學習,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另一方面黨員的作用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最大發揮,于無形之中產生影響,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參考文獻:
[1] 唐東升.學習型組織視角下的高校學風建設[J]. 經濟與社會發展,2010(8).
[2] 朱德明,龍婷,朱晟軒. 關于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思考[J]. 教育與職業,2005(18).
[3] 趙可銘. 論建設學習型政黨[J]. 求是, 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