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禮
由于“天地之間是個人”,所以中央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方針。要落實之,必須貫徹執行建國元勛毛澤東早就明示的:“我們是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從分析這些客觀事實中找出方針、政策、辦法來。”
針對我國開展的“爭先競模”活動的現實,筆者在貴刊今年第一期的同文中指出:“一個清醒、負責的領導,是鼓動加班加點、帶病工作的非理性“先模觀”呢,還是應該踐行勞逸結合、循規依法、高效持久的“先模觀”呢?群眾自有公論,實踐自有結論!”
那么實踐中“客觀存在的事實”怎么樣呢?筆者極為贊同雷潔瓊先生堅持的“讓調查數據說話”的觀點:今年3月,中國疾病控制中心主任王宇提出:我國擁有近5.5億的結核病感染人群,而患者主體是青壯年。據預測,我國結核病流行態勢還要持續50-80年,防治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國目前每年死于結核病者就達5萬人,也就是每10分鐘即死1人。世界衛生組織估算:中國新發結核病人每年竟有100萬,年遞增幅度3%,在全球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中,我國僅次于印度而排在第二位;2013年3月11日《廣州日報》報道:腫瘤專家對于國內肺癌發病率逐年升高表示擔憂,數據顯示,肺癌已成為我國癌癥的“超級殺手”。死亡率與30年前相比,居然上升了465%,肺癌發病人群也高居榜首;公務員隊伍的體質狀況也不容樂觀,《2012年公務員健康綠皮書》調查總結,在21125份公務員有效樣本中,超過7成存在健康隱患。脂肪肝、血脂異常、轉氨酶升高等負面問題突出,60.4%的男性超重或肥胖;被譽為“祖國未來希望”的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更令人焦慮。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曾發布2011年對全國十多個城市大學生的調查數據,他們飲食和運動方面的現狀可謂堪憂。大學生體重偏輕的約有23%,超重和肥胖者占8.1%。其中女生體重偏輕的超過1/3,高達35.1%。運動量不足和飲食不均衡,給大學生的健康埋下了很大隱患。前些日子,杭州一所小學召開運動會后,時間不長,就有20多個小學生暈倒……
直面上述這一系列的嚴重、黑色的數據事實,叫人心痛的是,某些領導者和媒體,竟無視”中國‘過勞死每年達60萬人,職場壓力全球之冠”的現實,反其道而行之,違法逆規地大肆鼓噪、力推帶病工作、加班加點的非理性“先模觀”。
眾所周知,遵照《聯合國憲章》及有關法規,健康權既是普世人權,又是一個國家文明水準的標志。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的我國,也已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莊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前述所作所為,豈不是兩眼罔顧事實、瞎子執政嗎?!這明顯不是使惡化的國民健康嚴峻態勢雪上加霜嗎?!這不是公然違反人權、戕賊民眾的犯法行徑嗎?!
不止如此,它有時還潛移默化地殃及后代。江蘇無錫市一名臨產的女警察葉涵丹,她查出高血壓、高血糖疾病后,仍堅持上班。就在今年3月6日下午3點半才回家,當晚11時許,她在家中突感不適,便自行駕車趕往醫院,途中病情加重,即聯系正在值班的丈夫,她愛人到場后將其送到醫院。雖經全力搶救,但因小葉妊娠高血壓引發的發病急、病情重,終因搶救無效母子倆不幸去世!
筆者清楚地記得,小平同志南巡時,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有些理論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嚇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帶有革命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中國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從“大躍進”年代“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鼓吹到今天違法地帶病工作、加班加點式“先模”的鼓噪,哪個不是唯心極端“革命色彩”的表現呢?!不管何人,全擺脫不掉“人”的屬性。其中之一,就是人的體能、精力、腦力等都有極限,絕非“無限無窮”!
面臨那些沉郁、黑榜數據,作為一名清醒、負責者,他必然守法求是,恪守“以人為本”的方針,踐行李瑞環同志所要求的:“我們只有十分重視群眾情緒,注意切實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才能使我們的一切決策,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并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首先,狠推醫藥改革,不斷加大投入,完善醫療網,根本扭轉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局面;還要深入地全面地普及保健養生知識,擺脫極端、愚昧、片面的活著狀態,正確指導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再有,要大力宣傳、推廣勞逸結合、守法循規、堅持鍛煉、創新高效的先模人物的科學觀。
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們學習、爭當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的活動健康地持續地有效地開展下去,深入人心,爭先恐后,不斷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