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政康
摘要:新形勢下,基層人民銀行面臨著操作風險、違規風險、道德風險和管理風險,針對上述風險,提出了完善內控制度、提高人員素質、把好用人關口,提出激勵獎懲措施,做好溝通協調等建議。
關鍵詞:財務風險管理基層行
近幾年來,隨著財務內控制度的逐步完善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在財務處理過程中的應用,各項賬務處理逐漸透明化,能夠利用技術防范的風險點逐年減少,基層央行財務總體風險水平逐漸降低,但是并不是意味著人民銀行的財務風險控制已經完美無缺,風險可以忽略不計,相反隨著業務的開展,新的風險點逐漸顯現,甚至到了十分突出的地步。
一、人民銀行財務風險的主要表現
(一)制度建設的滯后,部分業務處理無據可依,增加操作風險
截止目前,人民銀行財務制度仍是2000年下發的,到現在已經走過了13個年頭,經歷了預算會計科目的的多次變化和預算體制的改革,制度中包括預算管理、預算科目的核算等許多內容已經不適應財務綜合管理系統的的需求和人民銀行的業務實際,制度的約束力在逐漸下降,操作風險在逐年加大。
隨著新版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上線運行,新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各部門分工十分明確,固定資產的各部門處置相互制約,如果相應的規章制度跟不上,容易造成各部門相互推諉,導致出現管理混亂的現象。目前由于缺乏《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業務處理辦法》或者類似的制度,僅憑一本操作手冊來約束系統操作行為。操作手冊屬于培訓教材,不屬于制度,缺少相應的約束力。
(二)制度落實不力,存在有規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增加了違規風險
崗位輪換、交流制度得不到實質性落實,操作人員容易積習成弊,不利于內控制度的落實。內部控制,歸根到底是對人的控制,人員素質高底決定了內控制度的執行和落實。對重要崗位人員定期交流制度執行未落實,致使在業務操作中產生漏洞、存在風險。在實際工作中,因經辦人員生病、休假或全行中心工作抽調會計人員的情況下違規兼替崗現象時有發生。
會計人員之間的盲目信任,會計人員對會計主管、行領導不設防給會計財務工作帶來巨大風險。出現了內控制度如同虛設,辦人情業務,由他人代替蓋章、補章等,人走章未收,印、押、證不及時入柜上鎖,密碼不定期更換等違反內控制度的現象。給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一些分支機構缺乏有效的內部管理部門,對主要負責人和決策管理層的權力缺乏必要的監督制約措施,常常出現“控下不控上”的局面,使內控制度形同虛設,留下風險點。
(三)激勵措施的缺失導致出現道德風險。
從現實情況看,現有的會計內控制度未形成一套系統性的評價標準,沒有真正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措施。會計工作的風險性與待遇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會計人員的積極性。致使會計人員缺少提高工作質量、業務能力的動力,成為內控制度失效、引發內部資金風險的重要根源。
(四)財務人員的內在因素增加了管理風險
會計財務工作具有日常性、機械性、專業性、原則性的特點,不顯山露水,平平常常,工作人員每天都從事著繁雜、單調的勞動。基層行財務部門是央行的要害部門,對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相對較高。不僅要有較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而在實際工作中,少數人員的知識結構不適應央行業務發展的需要,責任心不強,工作上被動應付,敷衍了事,操作上隨意性大。
近幾年來縣支行很少增加新員工,導致會計人員調配時捉襟見肘,不得不調配一些年齡偏大的老職工,這部分人由于年齡的限制缺少主動掌握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缺乏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致使會計核算的隨意性較大。這些情況,導致少數財務人員的責任意識不高、履職能力不強,與人行財務管理要求出現一定差距,容易造成財務行為的缺位或越位,形成管理風險隱患。
(五)預算指標與實際需求之間的差距增加了賬務違規風險
近年,隨著經費的逐漸削減,基層人行保人員穩定、保業務發展的壓力很大。受此影響,基層人行在預算指標的安排上都難以做到結構合理,出現了有的預算科目明顯不足甚至一些正常支出難以得到保證的問題。同時,在實踐中,財務預算的編制往往因編制與執行的時間上的差異、加上部門之間溝通、配合不夠,如工資計劃和指標有時不匹配,加劇了調劑指標彌補資金缺口的壓力,容易產生違規支付,或者對預算作過多調整,增加了違規風險隱患。
(六)履職不到位增加了決策風險
加大財務管理、開展財務檢查與分析是推動財務工作進一步發展的動力。但實踐中,基層人行部門財務人員將財務工作局限于會計核算、指標控制、財務反映等基礎性工作上,對財務工作中的監督職能未引起充分重視,制度執行、管理手段更新等存在不足,具體表現在預算編制執行、集中采購及固定資產管理等方面不力。這些問題最終可能導致財務信息失真或滯后,加大財務決策的風險,進而影響各項工作的資金保障。
二、控制財務風險的措施
(一)加強建章立制,提高財務風險的防控能力
及時根據有關要求和實際需要,進一步健全操作規程和部門規章制度,加強資金核算、資產管理、崗位設置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建設、提高制度的剛性和系統性。及時修訂《人民銀行財務制度》、《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業務處理辦法》和《財務檢查輔導制度》,定期對所轄行財務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輔導等,形成點面結合、靈活多樣的監督形式,不斷提高基層人行財務管理水平。
(二)加強教育學習,提高財務人員風險防范的意識和能力
要將財務人員風險意識的培養與職業道德教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結合起來,深化財務人員對財務風險的認識,增強對財務管理活動中各種潛在風險及其后果的預見性,著力提高財務人員處理各種風險的能力特別是綜合運用各種風險控制方法、落實風險決策措施的能力。
(三)嚴責任,明獎罰,激活力
一是理順內部權責關系。基層行現實的情況是人員較少,業務履蓋面廣。因此合理地設置崗位和制定崗位職責是優化勞動組織結構的關鍵。在崗位職責的設計上要體現“責權結合”的原則,明確各崗位的工作職責、操作出現差錯事故應承擔的責任及崗位之間的制約。二是要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措施,按工作性質、勞動強度、工作質量進行量化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制定統一的標準,實行責、權、利掛鉤制度,獎優罰劣,嚴格獎罰。同時建議明確根據技術崗位的風險程度對工作無差錯的會計人員每月按風險系數享受一定的津貼,或對若干年無事故的會計人員給予一定獎勵,以促使會計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四)推廣定期易地崗位輪換或會計委派制度。
崗位輪換制度是會計管理的重要內容,可以使會計人員掌握更多的會計業務,從而得到全面的鍛煉和發展,成為業務多面手和綜合性人才,也是有效規避長期從事同一崗位而產生各種弊端的重要措施。結合轄區工作實際,推行部分會計人員異地崗位輪換和委派制度勢在必行。具體方法可參照企、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委派制,實行會計主管委派和重要崗位會計人員異地崗位輪換制度,這樣既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真實,又可控制人為風險,確保國家資金安全;同時通過異地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使會計人員接觸的業務范圍更加廣泛,從而提高會計工作整體水平。
(五)提高兩大基本素質,用人關口前移。
一是加強政治學習。對會計人員要進行理想信念、職業道德、法制方面的學習,使思想覺悟得到大幅度提高,以高度的責任心促使自已愛崗敬業,忠于職守。二是加強業務學習。首先要認真學習《人民銀行法》、《會計法》、《人民銀行會計基本制度》《人民銀行財務制度》等制度規章,做到認真履行會計職責,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其次在強調會計人員自學成才的同時,采用以會代訓,舉辦培訓班,會計綜合業務測試及崗位練兵等形式,在基層行形成人人鉆研業務,人人為業務安全負責的良好氛圍。三是以人為本,把好用人關?;鶎友胄凶鳛榈胤浇鹑跇I的管理機構,對于行業內誠信制度的建立起著關鍵性作用。因此基層行要建立健全行業內的道德規范,建立“以人為本”的內控機制,明確行為標準,重視專家的作用,把好用人關。對會計人員實行任職資格審查和年度政審制度、努力在基層行會計從業人員中樹立個人品牌意識,精益求精。
(六)加強溝通協調,提高財務預算的可行性
上級行要根據有關財務制度明確各項費用的列支渠道,對于一些未規定列支渠道的費用,要盡快予以界定和規范,列入部門預算,提高賬務處理的合規性和準確性。編制財務預算時,要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如人事部門提供人員培訓和工資計劃,貨幣信貸管理部門提供貸款計劃,發行部門提供貨幣發行計劃等。據此,會計財務部門據實認真匡算,編制預算計劃,提高預算的可執行性和紀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