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懷軍 趙佳 王利民
作者簡介:阮懷軍(1964-),男,研究員,從事科技信息技術研究和管理工作。
摘要:農村農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是服務現代農業的重要載體,是國家農村農業信息化示范省建設的基礎和關鍵,平臺建設和運營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整個示范省建設的成效。本文從平臺研建遵循的原則、平臺主要服務功能和關鍵服務系統等方面對山東省農村農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進行了闡述。同時在確保平臺公益性服務為主的基礎上,嘗試開展信息增值服務,力爭實現平臺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現代農業;農村農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山東省
中圖分類號:F323.3(252)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3)06-0001-04
為推動現代農業和城鄉統籌,實現信息化對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倍增效應,科技部、中組部遠教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啟動了“山東省國家農村農業信息化示范省建設”工作。示范省建設的關鍵和核心內容是研建“山東省農村農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使之成為高效快速采集、加工、整合各個部門和地方的各類涉農信息資源的重要平臺,同時也是直接面向農民、農民合作組織、涉農企業、科研院所及社會大眾為其提供高質量、方便快捷的農村農業信息服務的核心窗口。通過綜合平臺建設,推動農村農業信息資源由分散建設向整合利用轉變,從信息系統獨立運行向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轉變,以為農村農業信息資源的整合、共享及服務提供技術支撐。
山東省農村農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是示范省建設的基礎和關鍵,平臺建設和運營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整個示范省建設的成效。按照“平臺上移,服務下延”的指導思想,邊建設邊完善,開發應用涉農信息共享聯動系統,整合集成各類農村農業軟硬件資源,建立包含綜合門戶網站系統、呼叫中心系統、智能展示系統、科技培訓系統、視頻直播系統、農民創業信息服務系統和農村黨員遠教課件制作與發布系統的綜合服務平臺,同時注重與各專業信息服務系統、基層信息服務站和示范基地的有效銜接,通過網站、語音、短信、視頻等多種手段加快“低成本、便捷式”信息服務進村入戶,進而實現信息化對農業生產和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倍增效應。1 平臺研建遵循的原則
1.1 整合資源
平臺建設立足現有農村農業信息化基礎,避免重復建設。以服務農村基層和優勢產業鏈為目標,運用行政和市場等手段,堅持“多方參與、合力推進”,充分整合各方資源。
1.2 統一接入
綜合平臺門戶網站系統作為示范省建設中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的核心窗口,與各產業信息服務系統、呼叫中心系統、黨員遠程教育系統、IPTV系統等實現有效互聯和無縫對接,用戶在綜合平臺門戶網站系統上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1.3 分地運營
根據各運營主體的不同,門戶網站、各專業信息服務系統、呼叫中心系統、黨員遠程教育系統采用分地運營的方式進行運營,以提高信息服務的效率。
1.4 個性服務
用戶可以通過電視、電腦、手機等多種手段獲取所需信息。服務內容既有農業生產產前、產中和產后信息,又有文化生活、醫療衛生等方面的信息,滿足各種個性化需求。2 與產業融合,研發平臺服務功能
目前綜合服務平臺已初步成為集網絡、視頻、語音、短信等多信息接入手段的農村信息服務綜合門戶,既是資源整合平臺,又是服務農民農企的信息互動平臺和運營平臺,還是示范省建設成果展示應用平臺。平臺以公益性服務為基礎,同時具備增值服務和可持續運營能力。
2.1 產業信息服務系統接入綜合服務平臺
一是按照“平臺上移”的原則,開展了省內涉農資源現狀調查工作,整合各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部門的各類農村農業信息資源,著力建設省級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數據中心。二是注重與各優勢產業專業信息服務系統、基層信息服務站和示范基地的有效銜接,加快“低成本、便捷式”信息服務進村入戶,滿足農民的需要及農業產業鏈發展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緊緊圍繞“資源整合”、“高效服務”、“機制探索”等關鍵節點進行突破和創新,力爭通過“產業服務”形成山東特色。將示范省建設確定的十大產業專業信息服務系統與綜合服務平臺進行對接,面向優勢農業產業開展一體化和專業化服務,為現有各類基層信息服務組織和體系提供技術支撐,真正實現平臺上移、服務下延,促進農業信息化和農業產業的深入融合。
2.2 平臺具備的主要服務功能
2.2.1 農村科技在線互動服務功能 可以通過遠程視頻、呼叫中心、遠程診斷、專家決策、在線服務、移動互聯,實現農民與專家的情景式互動溝通,讓農村科技服務無障礙地傳遞到田間地頭、坑塘圈舍。
2.2.2 農業物聯網及智能裝備服務支撐功能 搭建全省統一的物聯網應用支撐平臺,整合全省大田種植、設施園藝、畜禽養殖、漁業生產、林業、物流等智慧農業系統,提高農業物聯網服務能力,發揮農業物聯網整體效益。
2.2.3 農業電子商務功能 重點整合蔬菜、蘋果、花生、畜禽等電子商務系統,構建山東農業電子商務平臺,實現電子商務和現期貨交易功能,方便農業企業、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組織發布供求信息、設立網上專賣店,還可以實現電子支付和在線結算功能。實現全省全國商務、供求信息聯播,實現供求信息的撮合配對。
2.2.4 城鄉互動溝通功能 通過整合城鄉信息資源,運營涉農的“吃、玩、閑”資源,搭建山東魅力城鄉平臺,促進城鄉互動,實現方便市民、服務農民的雙贏目的,做大“好客山東”文章。
2.2.5 云服務功能 搭建一村一頁、一村一美等信息服務平臺,構建全省基層農業機構、涉農企業、大戶信息服務應用系統,突出涉農信息的精準搜索、查詢、精準定制、信息定向推送功能;通過互聯網、智能手機客戶端、短信彩信、呼叫中心、有線電視等多渠道多終端讓用戶享受到及時、便捷、準確、個性化的信息服務。3 開展技術研發,重點建設關鍵服務系統
為確保平臺技術水平達到國內一流,重點開展了平臺關鍵技術研發和系統開發工作。
3.1 綜合服務平臺門戶系統
重點開發了山東省農村農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門戶網站——齊魯三農科技網,注冊并啟用了網絡域名www.qlsn.cn,提供了平臺各類應用系統的服務接口,支持電腦、手機等多種終端訪問;門戶網站服務板塊內容豐富,整合了海量數據,包含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在線互動、物聯網與智慧農業、電子商務、城鄉互動、綜合服務、數據資源、優勢產業、村鎮區域、黨員遠程教育、鄉村文化、農家百事等服務板塊;具備智能化信息搜索、個性化信息定制與推送、統一用戶登錄管理等功能。
3.2 數據資源整合系統
與山東聯通公司開展深入合作,初步搭建了省級涉農資源數據中心,配備了先進的軟硬件設備,為資源整合打下了良好基礎。開展了涉農資源整合、分類、共享標準研究與制訂,為進一步整合全省涉農信息資源提供技術支撐。目前,數據中心一期數據記錄超過30萬條。下一步將重點圍繞技術標準、共享機制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為提高綜合平臺服務質量提供完善的數據內容支撐。
3.3 12396熱線服務系統
依托山東聯通公司等通信運營商,進一步建設完善了12396呼叫中心,搭建了功能強大的12396熱線服務系統,具備人工坐席與自動應答、自動轉接與多方通話、來電統計分析等功能,同時支持短信、網頁、視頻等多種呼叫手段,可實現專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夠解答用戶咨詢。
3.4 遠程視頻互動服務系統
依托山東聯通公司,建設了遠程視頻服務系統,可通過互聯網提供遠程病蟲害診斷、技術培訓、視頻直播、專家講座等服務,農民通過一臺上網電腦即可實現與專家面對面的交流,享受快捷及時的可視化服務。已實現與山東壽光蔬菜視頻醫院等專業化服務系統的有效對接。
3.5 手機短信服務系統
與山東聯通公司和北京農信通公司合作開發了手機短信系統,提供手機短信的定制與推送雙向互動服務。用戶可通過定制相關欄目,定期接收市場、技術、文化、衛生等分類信息;也可通過系統發布供求信息或者與農業專家進行互動答疑。
3.6 電子商務系統
開發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系統,重點面向農民、農村經紀人、農業合作組織、農業龍頭企業等開展服務,實現有效供求對接。系統與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中心、壽光蔬菜交易中心等大型電子交易平臺進行了對接。
3.7 智慧農業系統
依托山東聯通和中國農大等優勢單位,搭建了農業物聯網全省統一服務平臺,為行業應用提供應用和服務支撐。在壽光、榮成等產業優勢地區分別開發了設施蔬菜、設施水產等農業物聯網示范系統,實現了生產全過程監控,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應用效果。4 注重建立運維長效機制,提升平臺可持續運營能力 平臺運營以公益性服務為主,同時積極探索農業信息服務新機制,積極引進各類建設主體,共同參與平臺研建,開展市場化服務,為平臺運營打下了良好基礎。探索與通信運營商、專業公司等合作,提供增值信息服務,實現可持續發展。
4.1 創新機制,確保平臺運營的可持續發展
按照國家示范省建設提出的“公益為主,市場為輔,市場反哺公益”的總體思路,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校、山東聯通等通信運營商聯合國內知名的農業信息化企業——北京農信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進行平臺建設和運營工作。特別是充分考慮后期運營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相關功能設計和開發,建立可持續發展服務模式,力爭實現平臺可持續發展。
4.2 研究重點用戶,滿足個性化需求
通過多方深入交流,重點研究了農民、農業企業和合作組織、基層服務站、基層干部和技術人員、科技特派員等五類主要用戶需求,探討了移動互聯網和電信增值收益、定制性
和個性化服務收益、方便市民獲取收益、電子商務獲取收益、推廣企業品牌獲取收益等五項市場收益的可行性,初步形成了“有價值、有形象、有效益、可持續”的平臺運營思路,力爭形成聯合運營、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為用戶提供形式多樣的服務手段和渠道。參 考 文 獻:
[1] 李道亮.中國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六大要務——基于省域視角及示范省的實踐[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3(2):2-4.
[2] 周宏仁,王儒敬,梅方權,等.農村信息化的知與行——《中國農村市場信息服務概論》讀書會紀實[J].電子政務,2009,4:20-37.
[3] 李道亮.中國農村信息化發展報告(2008)[J].中國信息界,2009,21:72-84.
[4] 趙春江.統籌城鄉發展 扎實推進農村信息化[J].山西農業科學,2009,37(9):6-9.
[5] 肖 黎,劉純陽. 發達國家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以美日法韓四國為例[J].世界農業,2010,11:16-20. 山 東 農 業 科 學 2013,45(6):11~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