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梅堂 韓淑華 劉艷芳等


作者簡介:段梅堂(1973-),男,農藝師,從事農技推廣工作。
摘要:2012年在樂陵市進行了玉米品種篩選試驗,參試品種有鄭單958、浚單20、登海605、蠡玉35、魯單818、偉科702。結果表明:浚單20和鄭單958生育期最短,登海605最長;6個品種對一般病害都表現出較強的抗性;從產量結果看,偉科702最高,登海605其次,但與鄭單958差異均不顯著。
關鍵詞:玉米;品種篩選;樂陵市
中圖分類號:S513.037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3)06-0061-02
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飼兼用作物,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1996 年我國玉米總產和單產僅次于水稻,2009 年已超水稻成為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作物。從1949年到2011年我國玉米單產由9615 kg/hm2增長到5 7450 kg/hm2,增幅4975%。有研究報道,在玉米單產增長的諸因素中,遺傳改良的作用大約占 35%~40%[1]。因此,選擇適宜當地種植的玉米品種是提高產量的重要技術途徑。當前許多地區都在當地進行玉米品種篩選試驗,為當地農民選擇品種提供了科學依據[2],但在魯西北地區類似研究還鮮見報道。目前市場上新品種層出不窮,對于各類新品種的介紹和報道前人也做了大量工作[3]。因而在目前已經大面積推廣的玉米良種間開展品種篩選試驗既可以優中選優,促進單產提高,又可方便向廣大農戶介紹和推廣,因此這項工作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德州市是山東省重要的糧食產區,近年來產量不斷提高,至2011年實現“九連增”[4],其中玉米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樂陵市是德州重要的玉米產區,近年來也不斷加大針對玉米生產的服務力度。為此,我們選取在當地推廣面積較大的6個玉米品種開展篩選試驗,以期選出高產、優質、多抗和適宜機械化種植的品種,適應當前玉米密植與機械化快速發展的需求。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2年在樂陵市化樓鎮郭迪村進行。試驗材料為當地主栽品種鄭單958、偉科702、浚單20、登海605、蠡玉35、魯單818。各品種按適宜密度播種,鄭單958、偉科702、浚單20種植密度675萬株/hm2,登海605、蠡玉35、魯單818種植密度60萬株/hm2。小區面積50 m2,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前茬作物冬小麥,6月11日播種,播前造墑并施復合肥(N∶ P2O5∶ K2O=18∶ 18∶ 18)600 kg/hm2做基肥,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含氮量46%)600 kg/hm2,全生育期未澆水,10月15日收獲。
12 測定內容與方法
詳細記錄各品種的生育期,于乳熟期調查株型、株高、穗位高、莖粗、病蟲害情況,收獲前調查空稈率、倒伏倒折率,收獲后測產考種,按含水量14%計算產量。
13 數據處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 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供試品種的生育期及植株性狀
由表1可以看出,參試6個品種的株型都為緊湊型,其中鄭單958和浚單20生育期最短,登海605最長。各品種都沒發生倒伏倒折現象,但穗高系數鄭單958和偉科702最低,且后者莖粗最大,由此推斷后者有較好的抗倒性。偉科702和鄭單958空稈率最低。
22 供試品種病蟲害發生情況
由表2可以看出,參試6個品種對于多種病害都表現出較強的抗性,粗縮病、瘤黑粉病和莖腐病在調查中沒有發現,與其它品種相比鄭單958較易感小斑病。
23 不同品種產量及穗部性狀
由表3可以看出,參試品種除浚單20外,其余品種產量均超過12 000 kg/hm2。偉科702產量最高,較登海605、鄭單958、魯單818、蠡玉35和浚單20分別增產23%、45%、48%、54%和157%。從產量構成要素來看,浚單20的行粒數和百粒重較低,蠡玉35出籽率最低,魯單818穗行數少,登海605禿頂最重,鄭單958百粒重較低,這些都造成其產量低于偉科702。
近幾年,每年都有大量玉米新品種通過審定并推廣[5],前人也及時對這些新品種的特性及相應栽培技術做了研究報道[6]。開展優良品種間的篩選試驗既可選出更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良品種,又能降低農民換種帶來的生產風險。本試驗結果表明,6個參試品種的抗病性均較好,也無倒伏倒折;浚單20和鄭單958生育期較短,但兩品種的產量并不突出;登海605產量水平較高,但果穗禿頂偏重,生育期偏長,魯西北地區很難在其完熟后收獲;偉科702綜合性狀較好,產量較高,莖粗較粗,抗倒性較好,是近幾年在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中表現較為突出的品種,可在當地推廣種植。
參 考 文 獻:
[1] 戴景瑞,鄂立柱 我國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問題的幾點思考[J] 玉米科學,2010,18(1):1-5
[2] 婁華敏,石紹俊 玉米新品種魯東南地區生態適應性篩選試驗[J] 山東農業科學,2007,4: 73-74
[3] 馬巧云,劉桂珍,張明友,等 優質高產玉米新品種鄭農7278的選育及栽培技術要點[J] 山東農業科學,2008,4:101-102
[4] 潘林青 “噸糧市”德州糧食高產探秘[N] 糧油市場報,2011-10-13(B03)
[5] 劉 強,劉鐵山,董 瑞,等 2006~2010 年山東河南審定普通夏玉米品種對比分析[J] 山東農業科學,2012,44(6):70-71
[6] 尚連增,趙妹玲,陶春香 玉米品種齊單6號新疆制種高產技術[J] 山東農業科學,2011,5: 109-110 山 東 農 業 科 學 2013,45(6):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