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萍 王玉
復習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小數的含義,會認、讀、寫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內容比較一位、兩位小數的大小。
3.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準確地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復習過程:
一、引入課題,明確目標
師: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是告訴我們學習要經常復習,這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其實復習不僅快樂,而且還能讓我們的知識得以鞏固提升,讓知識更好地為我們服務,這不就是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嗎?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系統地整理復習“小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的有關知識。
(板書課題:小數的初步認識復習。 )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小組合作,自主整理 。
(1)師:小數的有關知識我們已經學過了,現在你打算怎樣系統地整理復習這部分知識呢?
(2)請大家打開書看88~98頁,看看本單元學了哪些內容。
(3)自主整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整理。
(4)交流矯正:在四人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互相補充,組長做好記錄。(教師參與小組討論。)
(5)比一比哪個小組整理得既全面具體,又簡單明了。
2.全班交流,構建知識 。
(1)匯報:本單元學了哪些內容?還有什么問題?(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2)教師傾聽學生匯報,適時引導,其他小組補充,教師適時評價。
3.整理完善,溝通聯系。(出示。)
(1)小數由哪幾部分組成?怎樣讀、寫小數?
(2)小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3)小數的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三、聯系實際,鞏固提高
(一)復習讀、寫小數
1.讀出下面的小數,并指出小數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展示課件)
(1)0.2讀作: (2)0.07讀作:
(3)1.87讀作: (4)35.6讀作:
寫出箭頭所指的小數。(教師引導完成。)
師:讀寫小數,應注意什么?
生1:讀小數時小數末尾的零不能讀出。
生2:寫小數時要使用阿拉伯數字。
2.教材第115頁第9題:哪個圖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3表示,為什么?
(1)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說一說0.3表示什么意思?你能自己創造一個0.3嗎?那么0.03又表示什么意思?0.75呢?
(3)你還能例舉生活中的小數嗎?(要求能說明小數的具體含義。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有選擇地進行板書,并適時小結: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二)復習比較小數的大小
1.比較每組中兩個小數的大小,說說你是怎樣比較的。(課件展示。)
(1) 0.07○0.17 (2) 4.2○1.04
(3) 0.5○0.6 (4) 0.45 ○ 0.79
學生討論,教師提問。
生1:從左邊第一位數開始比較,第一位數大這個數就大,第一位數相等就比較第二位數,直到比較出大小為止。
生2:從高位到低位依次比較,哪一位上的數大,這個小數就大。
2.看線段圖比較小數的大小。
(1)你能從上面的小數中選擇你喜歡的兩個小數比較它們的大小嗎?
(2)說一說你是怎樣比較小數的大小的。
(3)按一定的順序給這些小數排排隊。
教師小結:比較小數大小時,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這個小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小數部分,小數部分大的,這個小數就大。
(三)復習小數加減法及應用題
1.計算。
(1)你能從上面的數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小數編出哪些不同的加減法算式?(反饋時要求能結合具體情境說出算式的意義。)
(2)說一說計算小數加減法應注意什么。
(3)獨立完成,板演,交流指正。
(學生做題,指名板演。)
生1:在列豎式計算時,注意小數點對齊。
師:誰能來補充?
生2:計算小數加減法,在列豎式計算時,注意小數點對齊,滿十進一,不夠減向前退一。
2.解決問題。
包60.5元 橡皮1.5元 日記本3.7元
鉛筆0.2元 文具盒19.4元 彩筆3.5元
(1)買一支鉛筆和一塊橡皮要用多少錢?
(2)一個書包比一個文具盒貴多少錢?
(3)李明帶25元錢要買一個文具盒和一支彩筆,夠嗎?
(4)請你再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解答。
教師小結:計算小數加減法時,小數點要對齊,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哪一位上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一再減,得數要點上小數點。
四、游戲活動
猜價格:
拿出一盒巧克力,學生先隨意進行猜測,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大于或小于等條件限制縮小猜測范圍,最后教師再給出具體條件(如:比學生猜測的價格少或多0.25元等),使學生通過計算獲取正確價格。
五、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評析:
本節課是學生對小數知識初步學習后的復習課。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回憶、交流、提取梳理相關知識點,在思考與互動交流中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達到再現、激活以往分散學習知識點,并建構起知識鏈的目的。綜觀整節課,有以下兩點值得借鑒:
1.放手讓學生梳理知識,建構完整的“知識鏈”
數學復習課最基本的任務,就是要讓學生進一步熟悉、鞏固和深化所復習這部分最基礎、最核心的知識點。并通過復習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鏈”,讓學生在原來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晰數學認知結構,優化數學知識在頭腦里的組織方式,從而清晰地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有條理地儲存和記憶數學知識,達到對知識理解的融會貫通。在本節復習課中我們看到教師首先拋出“你打算怎樣系統地復習整理這部分知識”這一問題,接著又在學生小組合作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的基礎上再由學生相互補充完善知識體系。這一環節的實施很好地利用小組合作模式凸顯了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很好地幫助學生建構了知識間的聯系,使其對知識的理解更精當,知識條理更清晰,形成知識的網狀結構。
2.講練結合,層層遞進
復習中光講不練,難以取得復習的效果。只有配以靈活多變、準確到位的訓練,才能達到鞏固知識、理解規律、強化記憶、靈活應用知識的目的。本節課教師采取了講練結合的形式,在練習中發現問題,在講解中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達到對知識的再認識,使其對知識的理解得以鞏固。而且我們看到教師在練習設計上形式多樣:既有基礎練習,又有拓展練習;既重視數學知識的練習,又重視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可謂層層深入,層層遞進。而其中數學知識與實際應用互相結合的這種練習設計既有利于知識的鞏固和內化,也有利于學生發展思維,提升應用能力,同時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中體驗、感悟數學知識的價值。